第三屆書獎 - 評審總評

評審的話

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共收到227件符合資格的作品,其中來自大陸73件、香港9件、台灣140件、馬來西亞5件。初審為期六天,選出27件入圍作品,其中來自大陸5件、香港1件、台灣21件。經過五天的決審,最後選出首獎一名、佳作四名。

耗費相當時間和人力的評審制度,讓每位評委有充分的時間閱讀和討論。參與本屆評審工作的五位初審評委和七位決審評委,分別來自大陸、香港、台灣、日本和美國,專業領域涵蓋兒童文學、幼兒發展與教育、藝術、圖畫書創作、文學評論、圖畫書編輯、教學與閱讀推廣等。這樣豐富多元的組合有助評審委員在專業上互補與合作,使各種風格、題材、觀點和創意表現的參評作品,都能在專業、公正、嚴謹的評審過程中被充分關注與討論,使評委會可在眾多觀點的碰撞與溝通中產生最好的結果。我們要強調,評審過程與結果,完全就書論書,不做任何地域、人事上的分配考量。本屆得獎作品皆來自台灣,或可說是歷史的偶然,完全出於個別創作者與出版社的努力。評委的責任是將這些努力的成果,忠實反映在獎項名單裡。我們相信,唯有重視專業,才可能達到獎勵優秀創作人才、提升華文原創圖畫書的目標。

初審時發現本屆參評作品中有些粗製濫造的圖畫書,表面看來有圖畫書的形式,卻忽略文字及藝術的品質。有些圖畫書似乎只被當成教材工具,雖然主題富有教育意義,但以粗糙或公式化的說教手法來傳達,令人惋惜。精挑細選出的27件入圍作品,在主題、類型及藝術風格等方面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有些充滿童趣和想像力,例如《耗子大爺在家嗎?》、《煙花》;有些圖像藝術手法精緻,例如《雲朵一樣的八哥》、《老樹之歌》、《我們的森林》;有些文字獨具特色,例如《番茄的旅行》、《影子》;有些在特殊議題上擴展視野,例如《蘋果甜蜜蜜》、《弟弟的世界》、《不能靠近的天堂》等。然而,圖畫書其實是一門綜合藝術,除了重視文字與圖畫的品質之外,還要講究圖像語言、文圖關係、情節的節奏與連貫、版面配置,還有兒童的眼光與需要,缺一不可。評委在嚴謹的審視與認真的討論中,發現上述這些好看的作品有些不盡周全之憾。我們建議大家更仔細思考,「編輯」這個環節對於製作圖畫書的重要性,如何使文字和圖像能在版面上達到最好的效果,使整體完成度更成熟。

本屆首獎作品是耗時費力的知識類圖畫書,展現扎實又深入淺出的圖像敘事工夫,兼顧知識、創意、美感與兒童觀點,難能可貴。馬來西亞的作品首次參評及香港作品首次入圍,都讓我們更樂觀期待,這個獎項鼓勵華文圖畫書的發展與提升創作水準的宗旨,持續發揮影響力,帶給辛苦耕耘的人溫暖的支持與安慰。

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委員會

評審

柯倩華

初審及決審評審

霍玉英

初審及決審評審

蔡淑玲

初審評審

虞永平

初審評審

袁曉峰

初審評審

蔡皋

決審評審

徐素霞

決審評審

李坤珊

決審評審

劉緒源

決審評審

唐亞明

決審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