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2008年夏,「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在香港向全球華文圖畫書界啟動徵集作品。從那一刻開始,書獎秉持的初心就是:
「 打造具有專業性、公信力、影響力的華文原創圖畫書獎,
提升創作,推進出版,
讓我們的孩子享受豐富、優質、快樂的閱讀生活。 」
從首屆評獎到即將拉開帷幕的第八屆評獎徵書,我們一如既往,從不敢懈怠,始終朝著一個方向,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攜手,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書獎第一屆評委方衛平教授。透過他的視角,我們亦能一窺書獎評審的嚴謹態度、公正之心和藝術良知。
方衛平 中國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 兒童文學評論家 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
一次難忘的評獎體驗
參加過許多次的文學評獎,有全國范圍的,也有地方教育局或少年宮組織的。可是這最近一次當評委,讓我對評獎有了一些特別的體驗和感觸。
2008年夏,「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在香港向全球華文圖畫書界啟動徵集作品的時候,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近年兒童圖畫書出版和推廣愈來愈熱的背景下,這個徵獎面向廣,首獎獎金數額高達2萬美金,又在華文圖畫書界占得先機的獎項令人矚目,就毫不奇怪了。
今年5月間,我收到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籌備委員會發來的邀請函,邀我擔任「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決審階段的評委。 6月24日下午4時許,我順利抵港並入住位於沙田大涌橋路34-36號的麗豪酒店。走進1271房間不一會兒,電話就響了起來,是通知我去2樓一個臨時的會議室參加評委碰頭會。 「這是什麼效率啊!」我一面嘀咕著,一面向二樓的會議地點尋去。在內地參加評審,大家見面總要先寒暄一陣,敘敘友情,哪有一報到就直奔會議室打照面的!
評委會由八位來自內地、香港、台灣地區以及美國的專業人士組成。中國海洋大學的朱自強教授、香港教育學院的霍玉英博士是老朋友了,台灣的柯倩華女士、劉鳳芯博士,美國的李坤珊博士也是熟人。來自台灣的宋珮女士是知名的圖畫書研究專家,彼此之間可算是通過文字「神交」已久的同行。只有一位嬌小的女士感覺陌生。介紹之下,才知道她叫謝嘉莉,是大埔循道衛理小學的圖書館主任,具有豐富的兒童圖畫書閱讀指導經驗。我暗暗想,這好像是一個不錯的評委結構,學科背景涉及兒童文學、藝術(美術)和藝術史、外國文學、兒童圖書館、幼兒教育等領域,地域則覆蓋四個國家和地區。簡短的介紹之後,大家商定、明確了工作方向、節奏等事項,第一次碰頭會就結束了。
158冊初選入圍的圖畫書分裝在3個大紙板箱裡,整齊碼放在房間的一角。前三天,安排大家分頭集中精力讀書,適時集中討論,交流情況。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高效率地讀書8個小時,一刻不歇,要通讀這些作品,平均每一本書在手裡停留的時間也只有9分零7秒左右。一些人可能會覺得,圖畫書文字少,三兩分鐘就可以翻完一本。這實在是不了解圖畫書的人才有的看法。許多好的圖畫書匠心獨運,玄機無限,是需要反复揣摩和把玩的,更何況這是專業評獎呢,我得對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做出專業上的理由和說明。好吧,只有一條路了,除了吃飯睡覺,把握所有的時間好好看書吧。好在籌委會事先已提醒各位評委關注近年來本地出版的圖畫書作品,加上圖畫書本來就在我們的專業閱讀範圍之內,所以初選入圍的不少作品我都已經看過。
第一屆書獎首獎作品《團圓》
香港的文化就是不一樣,評審期間主人並不管飯。不過,起初我並不知曉。第二天中飯時間,一直沒有人來通知,又不好意思去問,心里便想,開會倒是通知得蠻勤快的,也許竟不管飯?不過這樣似乎也不錯,何時去吃飯,一頓飯簡單或複雜到何種程度,完全可以自己掌握。
將近一點鐘,住在隔壁的自強打來電話。
“看得怎麼樣,餓了嗎?”
“昏天黑地。沒覺得餓啊。”我雖然惦記著午飯,但的確看得正起勁,沒感覺到餓。
“那我們再看一會兒,一點半一起去午飯吧。”
“好嘞!”
睡覺的時間當然也要壓縮的,我想以這樣的作息規律的改變,來換取更充分的讀書和思考時間,盡個人的能力來保證評審工作的質量。晚上11點多,真有點困了,不甘心這樣就睡,我把一疊書抱到床頭,靠在枕頭上繼續翻閱。終於抵擋不了倦意,不知何時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一覺醒來,發覺自己斜倚在床頭,床頭燈還亮著。一看時間,才凌晨三點半。扭扭脖子,感覺有點疼,可能傷了筋。好像並不嚴重,也就不去在意了。
這天上午,評委們集中討論交流情況。我發現幾位評委也面有倦容,心想,看來彼此彼此,誰也不輕鬆啊。
等到進入交流和討論階段,各位評委談起作品來如數家珍、滔滔不絕,我愈發意識到,每個人都是認真讀了作品,有備而來的啊。
評獎讀作品,這看起來天經地義的事,在如今我們的某些評獎文化中早就被拋棄了。有時候,一件參評作品只有極少數評委讀過,大部分評委只是聽聽介紹、畫個圈圈而已。外界看來陣容龐大的評審委員會,其實因為一些評審委員並沒有在內心設置並堅守某種底線,最後的結果也可能因此而留下本來可以避免的許多漏洞和遺憾。
也許,有人會說,這畢竟是文字內容相對有限的圖畫書評獎。那麼,當參評作品數量更多,篇幅更大的時候,除了評委的操守要求,我們可不可以在評獎的時間、流程、技術安排等方面,從評獎的製度設計層面,就為評委們好好讀完作品,提供可能性和保障條件呢?
第一屆書獎評審推薦文字創作獎作品《躲貓貓大王》
根據籌委會提供的資料,本屆評獎共收到參評作品330件,其中中國內地50件,香港地區90件,台灣地區190件。從數量上看,台灣地區的作品顯然佔了大頭。
這其實是與兩岸圖畫書創作、出版的現實狀況相符合的。自1996年以來,我曾經7次應邀赴台灣講學、出席學術會議、從事短期研究等,對台灣地區自80年代以來圖畫書發展的蓬勃局面有所了解。可是,作為大陸參加此次評獎的兩位評委之一,我得承認,自己的心裡多少還是藏了一點想法:希望在恪守公平原則和學術良知的前提下,盡量介紹一點大陸圖畫書創作的進展和成績。畢竟,評委會中,來自台灣地區的評委人數最多。
這一天,按照預定日程,要討論確定50本入圍作品。我很快就感受到,所有的選擇和意見,都消除了私心和地域方面的偏見。嚴格遵守評審程序,秉持公正之心和藝術良知,彼此尊重和深入探討,成為評委們自覺維護的評獎倫理。例如,對於台灣的參評作品,來自大陸的兩位評委往往流露出情不自禁的喜愛;來自台灣的評委們,也常常會表達自己對於大陸作品的由衷的驚喜。那天在醞釀入圍名單時,我提到了一部我個人十分喜愛的台灣作品《那一年,我們去看電影》。我以為這部作品的文學基礎很好,故事細膩流暢,繪畫也頗有時代氣息。台灣的評委則從歷史感和細節方面對作品的不足進行了分析。這樣的討論,觀點可以不一致,但評獎的地域利益或得失之爭,已經蕩然無存……
聯想起我們的某些評獎文化和「潛規則」,為了地域、行業、部門、作者的評獎利益,常常不顧評獎規範,寸土不讓、無理也爭,個別評委甚至直接就帶了 「分蛋糕」、爭名額的任務和心態參與角逐,我竟隱隱地有些感動了。
第一屆書獎優秀兒童圖畫書獎作品《荷花鎮的早市》
6月29日是決定本次評獎各項大獎最終歸屬的日子。隨著討論的深入,獲獎名單逐漸浮出水面。 《團圓》《躲貓貓大王》《一園青菜成了精》《我和我的腳踏車》《安的種子》《我變成一條噴火龍了》《星期三下午,捉·蝌·蚪》《荷花鎮的早市》等作品被大多數評委看好。最後,《團圓》榮獲本屆評獎「最佳兒童圖畫書首獎」;《躲貓貓大王》《一園青菜成了精》分別獲得 「評審推薦文字創作獎」、「評審推薦圖畫創作獎」;《我和我的腳踏車》等9部作品摘得「優秀兒童圖畫書獎」。直到這時候,評委柯倩華女士才輕輕說了一句:「要恭喜大陸的作家畫家了」。
第一屆書獎優秀兒童圖畫書獎作品《池上池下》
原來,本屆評獎三個最重要的獎項被大陸的參評作品囊括,而且,這些作品的5位作者和畫家來自同一座城市:南京;它們的出版單位也完全一樣,均由信誼基金出版社、明天出版社(南京信誼兒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策劃)出版。
不搞題材、風格、作者方面的照顧,也不搞出版社、地域方面的平衡,一切以文本為對象,以作品的藝術品質為依據。看到這個多少有些令我意外的結果,我從心底里為有機會參與和見證這樣一次評獎而感到幸運。
也許,所有的評獎最初都是希望能夠做到過程公平公正,結果具有公信力的,但是,要把這種願望真正變成現實,我以為,路途可以很漫長,也可能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當我在電腦上敲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脖子、左肩和左手臂還在隱隱作疼,這是評獎期間高強度的閱讀留給我的一份特別的「禮物」。不過,與這樣一次評獎體驗和收穫相比,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原載2009年9月2日上海《文匯報·筆會》)
徵獎預告
2023年第八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徵獎將於2023年1月2日至2月28日進行,詳情將於2023年1月2日公佈。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