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書獎 - 評審總評

評審的話

時隔兩年,「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進行了第二屆評獎。參與本屆評獎決審工作的七名評委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其中既有兒童文學和幼兒教育專業的教授,圖畫書研究領域的專家,也有圖畫書畫家和圖畫書編輯。評委會的這種豐富、多元的組成結構,使決審工作得以在遵循圖畫書普遍的藝術創作規律的基礎上,秉持多元的藝術價值觀,盡量保持入選作品在創意、題材、表現手法、藝術風格等方面的多樣性。

評獎的參評作品為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兩年間出版的華文兒童圖畫書。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共接受了205件合格的參評作品,其中內地82本,台灣99本,香港24本。經過初審,選出46本作品進入決審。

與第一屆評獎的五年間作品相比,本屆評獎的參評作品在數量上相對減少,但是,評委們依然在評審工作中欣喜地看到,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在藝術的追求方面,懷着與世界圖畫書相接軌的意識,仍然保持着前行的勢頭。在藝術水準上處於前列的作品,大多特色鮮明,頗有光彩之處,還有很多作品的藝術表現可圈可點,令人對未來的可能性懷着期待。研讀參評作品,評委們還感受到出版社的編輯在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分析後認為,入圍決選前十名作品相對集中於幾家出版社,恐怕就與出版社編輯具有較為成熟的圖畫書製作理念有關,而有的具有潛質的作品,在圖畫書藝術上功虧一簣,也或多或少與編輯工作沒有到位有關。由此,我們感到,謀求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發展,圖畫書編輯的素質的提高也是當務之急。

由於華文原創圖畫書自覺的時間尚短,經驗的積澱不足,自然可以看到,參評作品的整體創作水準與圖畫書的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一些作品的創意性、想像力還較為貧弱,繪畫缺乏圖畫書的「設計」感,文與圖之間還不能熟稔地進行互動性留白,進而形成乘法性的生成關係,有的作品疏於精打細磨、深度加工,有的作品在立於兒童的立場上,將成人的可貴經驗化作富於兒童情趣的藝術表現方面,還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

為使終審工作能夠合理、有序、有效地進行,本屆評獎委員會制定了細緻、嚴謹的評獎程序和辦法,並在評審過程中嚴格遵循。對進入決審的作品,評委進行了充分的閱讀和細緻的討論。評審會議的討論呈現出圍繞參評作品,對圖畫書的理念、創作規律、審美趣味、閱讀期待進行深度研討的氛圍和態勢,形成了評委之間不同研究立場和審美眼光的相互碰撞、切磋、交流,體現了評獎的專業水準。

本屆評獎最終選出入圍決選前十名作品,並從中評出了「評審推薦創作獎」5名。根據參評作品的情況,經反覆、慎重的討論,本屆評獎最終未能評出首獎作品。評委會一致認為,在沒有可以承受首獎榮譽的作品之情況下,使首獎空缺,有益於保持首獎作品應有的藝術高度,維護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所具有的權威性,顯示華文原創圖畫書仍然有着需要進一步努力、提升的藝術空間。

我們把更多的、美好的期待留給明天。衷心祝願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前景廣闊、風光無限!

第二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委員會

評審

張淑瓊

初審評審

安可思

初審評審

周益民

初審評審

霍玉英

初審評審

朱自強

初審及決審評審

柯倩華

初審及決審評審

唐亞明

決審評審

蔡敏玲

決審評審

陳江洪

決審評審

宋珮

決審評審

方衛平

決審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