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已經進行了七屆,第八屆徵獎活動將於2023年1月2日至2月28日展開,評委會評審工作將在年中進行,當年年底將舉行頒獎典禮。
陪伴華文圖畫書13年,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共推選出42本優秀圖畫書,為創作者、出版界和讀者們甄選堪稱佳作的範本,這都源於評審評委們的專業,以及他們始終秉持的公平、公正為孩子選出好書的態度。每屆評審委員會由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專家組成,涵蓋領域包括幼兒發展與教育、藝術、圖畫書創作、兒童文學評論、圖書館等。
本期,讓我們重溫歷年評審對原創圖畫書的觀察和評述,更進一步了解原創圖畫書的發展進程及特色。
2009年第一屆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們發現華文兒童圖畫書創作在不同地區的發展也呈現出了各自鮮明的個性和特色。
中國內地的兒童圖畫書創作在文字和圖畫方面往往融入了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更多地表現出了對於傳統和地域文化的吸收和倚重。王早早著文、黃麗繪圖的《安的種子》以佛教人物和故事為題材,講述了一個關乎心性和自然界規律的寓言故事。周翔著文並繪圖的《荷花鎮的早市》描述的是一段關於江南水鄉早市的生活和記憶,畫幅之間散發著濃郁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氣息。熊亮著文、熊亮、馬玉繪圖的《灶王爺》、熊亮著文、熊亮、吳翟繪圖的《京劇貓·長坂坡》也都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去獲得靈感、擷取素材進行新的想像和創作的結果。內地圖畫書創作的這一重要特色,引起了評委們的很大興趣和熱烈討論。
台灣地區的兒童圖畫書創作起步較早,對於西方圖畫書創作的了解和經驗借鑒較為豐富,因此,在創意、類型、風格方面更為多樣化,同時更注重對當代兒童的童年生活和情緒的藝術表現。葉安德著文、繪圖的《我和我的腳踏車》敘述了「我」和「我」的腳踏車的故事,借助幽默的情節設置和漫畫風格的繪圖,生動細膩地表現了兒童心靈成長的願望和軌跡。賴馬著文、繪圖的《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則以兒童的情緒宣洩和情緒管理為題旨,運用極度誇張詼諧的手法,表現阿古力因情緒失控對己對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巧妙使用畫面的拉頁形式,表現主人公生氣的誇張程度。童嘉著文、繪圖的《想要不一樣》,被評委認為是一部突破了常見的圖畫書答問和圖像辨識格式的佳作,其原因在於,這部作品的圖像取材十分幽默和「不一樣」,卻又緊扣學齡兒童的成長議題,從心理層面真正貼近了兒童的心理世界。因此,台灣地區的兒童圖畫書創作在選材、表現手法等方面更注重對當代兒童生活和兒童心理的關注和藝術表現,在整體美學格調上具有更加豐富的兒童情趣和童年意味。
香港的兒童圖畫書創作與出版也已起步。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香港出版和參評的不少圖畫書作品是由內地和台灣的作家、畫家所創作的。不過也有一些香港本地作者的作品頗有特色,例如:由余思敏著文、SeemonHo繪圖的《比比的垃圾桶》以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香港社會為背景,教育小讀者要愛惜玩具、珍惜資源。本次評獎,也令評審們對香港兒童圖畫書創作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兒童圖畫書評審非常重視圖畫書創作中兒童觀和兒童經驗的存在及其呈現。而事實上發現,一些作品側重表達成年人的心思和愁緒,但明顯缺乏兒童經驗的參與和相應的藝術昇華;某些以表現兒童生活和心理為內容的圖畫書作品,卻常常表現出與真實的童年感覺的疏離與隔膜;成人化的主觀想像和臆測,最終導致一些作品成為了一種不可信的童年敘事。
其次,一些圖畫書在圖文平衡、圖文融合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某些作品有不錯的想法和創意,但繪畫水平明顯偏弱,另外有些作品則剛好相反,繪畫水平不俗,卻缺乏有力的文學基礎支撐。作為一門圖文結合的綜合性藝術樣式,很顯然,只有圖文俱佳並完美融合的作品,才能成為真正優秀的兒童圖畫書作品。
再次,以更高的標準來看,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在圖畫書的整體創意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這一判斷的得出,顯然是以當代西方優秀圖畫書創作的藝術水準為參照系的。當代西方許多優秀乃至頂尖的圖畫書作品所展示的藝術創意及其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圖畫書創作的豐富魅力。如果華文兒童圖畫書創作界能夠以我們獨特的民族文化積澱和豐厚的當代生活現實為依托,同時不斷致力於提昇華文兒童圖畫書創作的個性和創意,那麼,華文圖畫書創作的前景和未來將會更加令人遐想和期待。
(方衛平,節錄自2009年8月5日北京《中華讀書報》)
2011年第二屆
與第一屆評獎相比,本屆參評作品在數量上相對減少,但是,評委們依然在評審工作中欣喜地看到,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在藝術的追求方面,懷著與世界圖畫書相接軌的意識,仍然保持著前行的勢頭。在藝術水平上處於前列的作品,大多特色鮮明,頗有光彩之處,還有很多作品的藝術表現可圈可點,令人對未來的可能性懷著期待。研讀參評作品,評委們還感受到出版社的編輯在圖畫書的創作和出版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評審們分析後認為,入圍決選前十名作品相對集中於幾家出版社,恐怕正與出版社編輯具有較為成熟的圖畫書製作理念有關,而有的具有潛質的作品,在圖畫書藝術上功虧一簣,也或多或少與編輯工作沒有到位有關。由此感到,謀求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發展,圖畫書編輯的素質的提高也是當務之急。
由於華文原創圖畫書自覺的時間尚短,經驗積澱不足,參評作品的整體創作水平與圖畫書的發達國家相比,尚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比如,一些作品的創意性、想像力還較為貧弱,繪畫缺乏圖畫書的「設計」感,文與圖之間還不能熟稔地進行互動性留白,進而形成乘法性的生成關係;有的作品疏於精打細磨、深度加工;有的作品在立於兒童的立場上將成人的可貴經驗化作富於兒童情趣的藝術表現方面,還需要付出較大的努力。
2013年第三屆
初審時發現本屆參評作品中有些粗製濫造的圖畫書,表面看來有圖畫書的形式,卻忽略文字及藝術的質量。有些圖畫書似乎只被當成教材工具,雖然主題富有教育意義,但以粗糙或公式化的說教手法來傳達,令人惋惜。精挑細選出的27件入圍作品,在主題、類型及藝術風格等方面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有些充滿童趣和想像力,例如《耗子大爺在家嗎? 》、《煙花》;有些圖像藝術手法精緻,例如《雲朵一樣的八哥》、《老樹之歌》、《我們的森林》;有些文字獨具特色,例如《西紅柿的旅行》、《影子》;有些在特殊議題上擴展視野,例如《蘋果甜蜜蜜》、《弟弟的世界》、《不能靠近的天堂》等。然而,圖畫書其實是一門綜合藝術,除了重視文字與圖畫的品質之外,還要講究圖像語言、文圖關係、情節的節奏與連貫、版面配置,還有兒童的眼光與需要,缺一不可。評委在嚴謹的審視與認真的討論中,發現上述這些好看的作品有些不盡周全之憾。我們建議大家更仔細思考,「編輯」這個環節對於製作圖畫書的重要性,如何使文字和圖像能在版面上達到最好的效果,使整體完成度更成熟。
本屆首獎作品《我看見一隻鳥》是耗時費力的知識類圖畫書,展現紮實又深入淺出的圖像敘事工夫,兼顧知識、創意、美感與兒童觀點,難能可貴。馬來西亞的作品首次參評及香港作品首次入圍,都讓我們更樂觀期待,這個獎項鼓勵華文圖畫書的發展與提升創作水準的宗旨,持續發揮影響力,帶給辛苦耕耘的人溫暖的支持與安慰。
2015年第四屆
與上屆相比,本屆參評作品中粗製濫造、徒有其表的書籍顯著減少。我們認為,這既反映了華文兒童圖畫書業界整體的圖畫書創作、出版水平有所提升的現實,也顯示了書獎所設定與追求的專業標準和美學理想,被華文兒童圖畫書業界所廣泛理解、逐漸認知的趨向。
從總體上看,獲獎作品與其他入圍作品,在題材、主題、類型及藝術風格的開拓、創造等方面都有上乘的表現:有些在對生命、歷史文化呈現和現實思考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例如《牙齒、牙齒、扔屋頂》《小喜鵲和岩石山》《拐杖狗》《人之初》《北京遊》《記事情》《上廁所》《老糖夫婦去旅行》;有些充滿童趣和想像力,例如《跑跑鎮》《只有一個學生的學校》《遲到的理由》《我自己可以》;有些在圖像呈現的藝術手法上富有特色,例如《功夫》《尋貓啟事》;有些在文本的敘事和形式構成方面十分用心、富有創意,例如《恐龍快遞》《紅色在唱歌》《你喜歡詩嗎? 》等。評委們認為,最終獲獎的5件作品,不僅文字與圖畫品質俱佳,而且在題材與主題的發掘與呈現、情節的節奏與連貫性、圖文配合等圖畫書的綜合藝術方面,也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呈現了圖畫書豐富的創造力及趣味文化特色。以首獎《喀噠喀噠喀噠》為例,評委會認為,該作品通過圖畫、文字及聲音共同創造一個故事,為讀者在視覺及聽覺方面均帶來閱讀的享受。在圖畫的表現上,創作者以鮮明多變的色彩及模仿兒童繪畫的筆觸,展現天真活潑的特性,又巧妙細心地運用顏色及紋路的變化,呈現特殊有效的畫面質感,其豐富的變化為作品添加活潑性;創作者又透過文字展現了中文的韻律之美,以活潑輕快的調性節奏,借助「喀噠喀噠」聲以模仿縫紉機的運作聲。作品對兒童及父母而言,都具有不同的閱讀價值。
評委們注意到,除了內地和台灣的作品外,與往屆相比,本屆參評的香港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兒童圖畫書作品在藝術品質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這是特別令人欣喜的。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設立的主要目的,就是期望不斷推進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創作、出版與傳播,以惠及華文世界的兒童讀者們。
2017年第五屆
(本屆)入圍的30件作品,在題材、類型及藝術風格等方面都令人欣喜:藝術表達創新而多元,其中有融合手繪、攝影及刺繡的《水中的光亮》與《天衣無縫針》;題材方面有關注特殊兒童需要的《亞斯的國王新衣》與聚焦城市變遷的《雲豹的屋頂》;充滿童趣的《動物和我》與《小雨後》則予人清新的童年氣息。同為新人並首次出版的《走出森林的小紅帽》與《星球1301》,無論是顛覆經典所表現的新意,抑或藉助宇宙探索而啟發的生命思考,都讓人眼前一亮。
圖畫書是一門綜合藝術,除文圖質量外,文圖關係、情節的鋪排與節奏、版面配置及書籍設計都非常重要。然而,照顧兒童的需要,以他們的觀照出發,更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評委認真而嚴謹的討論過程,最終獲獎的五件作品,題材多樣,藝術手法亦各有特色,呈現了圖畫書豐富多姿的創意與趣味。首獎作品《盤中餐》所展現的農耕文化與歷史,通過流麗的語言敘述,顯得份外清新可喜。圖畫裡孩子的參與,無論是幫閒或穿梭其間的遊戲,彷彿引領讀者在雲南的山間田野遊走徜徉,而節氣的流轉,則娓娓道來人與自然契合之理。書末「解說」精緻,教城裡的孩子,以至幾已遺忘祖輩的智慧與辛勞的成人,得以「飲水思源」。
2019年第六屆
綜觀本屆參評作品,多數已掌握圖畫書的形式,呈現這個文類的基本樣貌。我們樂見原創圖畫書的出版受到重視,題材與創意都更為多元。然而在嚴格的檢視下,出版數量的增加顯然超過質量的提升。評委首輪試選可推薦給讀者的作品,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作品掛零;獲得半數以上同意的只有大約百分之五。主要問題或是整體完成度不夠周全,或是對於兒童觀認識不清,或是了無新意。評委以兒童為本考慮適齡、趣味、視野、想像力、真誠的情感與創意等,同時兼顧圖文敘事的規律、文學技巧、藝術表現、圖像詮釋、版面編排、書籍設計等要素。許多作品以傳統民族文化為題材,或取材自懷舊的童年回憶,但手法僵硬的複制舊材料或現實,易流於炫技或成人自娛;就如許多表現社會關懷的作品,如特殊兒童、老年、環保、反戰等,立意良善,但沒有適當掌握兒童視角的敘述觀點及圖畫書語法,甚為可惜。評委亦想提醒出版社,注意「編輯」對於圖畫書的重要性。例如字體選擇、文字編排位置、紙張、印刷皆影響閱讀及整體美感;封面、前後環襯、開本、版式等細節亦需加強整體的美學思考;而跨國合作的圖畫書更需要編輯高明巧妙的協調與統整,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圖關係。
創作兒童圖畫書是一門化繁為簡的專業工夫,面面俱到實屬不易。我們恭喜有傑出表現的創作者與出版社,也感謝願意不斷精進、努力不懈的創作者與出版社。祈願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原創華文兒童圖畫書,受到讀者的喜愛,通過時間的考驗,成為陪伴童年、滋養心靈的經典。
2021年第七屆
書獎一直重視華文原創圖畫書的藝術創造性及對於兒童讀者的適讀性等,在專業上尤其注重作品文字與圖像能否適當表現與詮釋主題、情節、概念、角色、場景、氛圍等,且有良好的文圖合作關係。從總體上看,本屆獲獎作品與推薦作品,在題材、主題、類型及藝術手法、風格的開拓、創造等方面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例如《蘇丹的犀角》《小熊,快跑》等作品在對生命、歷史文化呈現方面運思深邃,充滿動人的力量;有些作品充滿童年生活的氣息、樂趣和想像力,例如《糞金龜的生日禮物》《今天我是一粒黃豆》《妮妮的蒜苗》等;有些在文本的敘事和形式構成方面做了富有創意的努力,例如《生日快樂》、無字書《鈕扣士兵》等。最終獲得首獎和佳作獎的5件作品,在兒童性、人文性和圖文品質及關係處理上,都達到了一定的藝術高度。獲得首獎的《蘇丹的犀角》是一本充滿思考深度和張力的優秀圖畫書,故事行文在虛構與紀實之間,既不失真,又傳其情。作家與畫家的創作深度融合,把生命的經歷,歲月的流轉,環境與季節的變遷轉換,通過簡潔而優美的文字結合溫暖而有力量的圖畫共譜生命之歌。獲得佳作獎的《生日快樂》搭配簡潔的文字,圖像敘事細密,富於巧思,處處伏筆、處處呼應而又渾然一體,顯示了深厚的圖像敘事能力,更可貴的是作者通過城市一角的社群、家與家之間、人與人之間融洽的情感描述,讓作品有了特別的溫度與厚度。
評委們注意到,本屆評獎,無論是參評作品數量,還是最終獲獎作品所佔的份額,中國內地創作者、出版者的表現都可圈可點。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作者、出版社也有令人驚豔的表現。台灣地區的創作者、出版者依然顯示了深厚的圖畫書藝術素養。我們盼望,不同地區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同行們能夠繼續相互學習,促進我們共同熱愛、守望的這份事業,播惠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世界的小讀者、大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