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作者:柯倩华 内容提供:维京国际 / 2022-05-05
(原文网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5734?fbclid=IwAR00Oj9xn0ZDw-mC64lENg4BEt9YibqvA_3IVmrccZf4PWJvsg2bpm5aLIQ)
《苏丹的犀角》描述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非白犀牛──苏丹的故事。(图:蒲蒲兰《苏丹的犀角》)
《苏丹的犀角》描述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非白犀牛──苏丹的故事,恢宏的主题加上高明、动人的文学语言和图像诠释,使它从333本华文原创儿童图书画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级的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七届 ( 2021 ) 首奖。
犀牛苏丹的故事涉及濒危动物、生态保护、永续发展、生命教育等议题。世界各国许多人努力呼吁人们,以正确的观念和行动来支持对犀牛的保育拯救。2018年初,美国纽约市立起了由澳洲艺术家创作的高达五公尺的犀牛青铜雕塑“再见犀牛——最后三只”(Goodbye Rhinos—The Last Three,现移至圣安东尼奥动物园永久保存),表示对苏丹的关注和省思。然而,成功的儿童图画书绝不仅是因为有重要的主题,而是在儿童、图画、书这三个面向都有精湛的表现。
这本书的文字充分掌握儿童观点,以主角的儿童心理与亲子关系做为故事发展的主要脉络,而浅显流畅并诉诸感觉的叙述方式,亦符合儿童读者藉由感觉经验去理解和想象的特质。历经四十多年并跨越三个国家的庞杂素材,经过适当的取舍剪裁,转化成42页精炼的文字;以伏笔、铺排、象征、衬托、对照等文学技巧,证明了给儿童看的图画书是一门化繁为简的艺术。
这本书的图画有纯熟的艺术表现和准确的叙事语言,包括生动的角色造型、灵活的视角、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和场景布局,巧妙的融合客观史实和主观情绪,图文合作无间。整本书结构完整,情节层次有序,情感的起伏引人入胜,以一个好看的图画故事展现人文关怀和反省批判的精神。
苏丹的犀角
故事开始便说“小时候的苏丹可是没有名字的。”让主角立即在与小孩对接的位置,使小读者容易连结和认同,并对后来为何与如何获得名字有了好奇与期待。紧接着妈妈告诉他犀角的意义,快速定调犀角成为串连故事的核心主轴。在现实里,犀角的确影响了苏丹(和许多犀牛)的命运;而故事里彰显妈妈的教导和角色的自我概念,不仅是拟人化手法,也让读者与角色有情感的交集,更深切体会角色的感受。角色鲜活立体,所传递的讯息就不会流于抽象的道理,而是充满生命气息的启示。就文学意义而言,作者赋予角色主体性的尊严,促使读者不只从保育的角度关心苏丹,而能以人道精神去理解这个自然生命的情感和尊严,进而无可回避的省思人的作为与责任。故事有力量,才能启发人心。
文字叙述妈妈的犀角为小犀牛指引方向、提供食物和抵御攻击,既简要地说明客观事实,也为主角总想着“有像妈妈一样的角该多好!”建立逻辑基础,并为后面的发展预埋伏笔。文字精简扼要、逻辑紧密,细腻的铺陈伴随情节转折的情感。例如,小犀牛刚有长出角的惊喜,立即“砰”地传出盗猎者的枪响;他在初次见雪的兴奋中发现自己的角终于像妈妈一样长,转眼就在游戏中发生意外。文字经常不言而喻地描绘角色和事件,例如妈妈被盗猎者杀害时,没有直接说出死亡血腥或悲痛哀鸣这类字眼,只见“小犀牛在妈妈身边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草原被夕阳染成红色”;小犀牛初到陌生的捷克动物园时,“这里没有妈妈。这里黑漆漆的,却看不到星星。这里有草,却闻不到泥土的气味。他的肚皮贴着冰冷的地面。”以对比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经验描述客观环境,同时传达角色的失落、惊惧、思亲和乡愁,散发说不出的孤寂、感伤。
妈妈被盗猎者杀害时,作者不直接说悲痛哀鸣的字眼,而是让夕阳与血相互映照。(图:蒲蒲兰《苏丹的犀角》)
小犀牛初到陌生的捷克动物园时,以对比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经验描述客观环境。(图:蒲蒲兰《苏丹的犀角》)
在饲养员温柔的安慰下,以对食物的感觉“胡萝卜虽然有点硬,但是甜甜的。”暗喻角色与情节的转折推进。苏丹移送到肯尼亚自然保护区进行繁殖保育,现实里相关因素颇为复杂。但文字没有堆砌历史数据或专有名词,而是以儿童的、文学的语言说明事实“希望他们能像真正的犀牛那样生活下去,养育更多的孩子。”“他越来越老,不能再做爸爸了。”苏丹两次断角揭示被保护(圈养)其实也失去原本自由样态的无奈和荒谬,展现作者对于人类自身的省思和批判。最后,文字描绘守卫者的手温、风的声音和太阳、尘土的味道、看不到尽头的土地和天上的飞鸟,充满感觉和诗意的文字蕴含越来越广阔、高远的意象,彷佛送别苏丹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并以理想美梦向他的真实与尊严致敬。
作者和画者曾与编辑团队亲赴肯尼亚拜访犀牛苏丹,近距离地观察和触摸他,在他身边一起吹风、晒太阳,喂他吃胡萝卜,与照顾者、守卫交谈。或许因为有切身的体验和发自内心的感动,使画者能掌握文字要求的感觉,有动人的图像“演出”。
全书以三种色调表现苏丹一生跨越三个地域:橙红色的草原童年、蓝色的捷克动物园时期、黄绿色的肯尼亚自然保护区时期,兼顾情感象征意义和客观史实。肯尼亚保护区的场景与大众媒体或刻板印象的非洲景观很不相同,忠实呈现苏丹的孤单处境。犀牛角色的姿态、皮肤纹理、耳朵的毛发(北非白犀牛的特色)都很写实,眼神的表情极为生动传神,使读者明白他的感受。
画者擅用对比、对照的手法与翻页的惊奇来传达丰富的涵意。例如,妈妈出场时在小犀牛后方亦步亦趋表现和缓温柔,下一页却在小犀牛前方表现威猛的气势,而左边白色线条与右边奔驰的动物,更加添画面的速度与力道。初到动物园的两页有相似的构图,但前一页黄色的光影宛如牢笼束缚,下一页则变成温馨的象征。苏丹在疑惑的孩童面前自觉无望像妈妈一样,镜头拉近呈现庞大的身躯彷佛巨大的哀伤;下一页长颈鹿夫妇如长辈安慰,镜头拉远使他宛如一个迷惘的小孩。走进和走出货柜表现离开捷克动物园、抵达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巧妙运用翻页的叙事效果。苏丹在保护区吃草时想起妈妈,全景画面与第一页有令人心酸的对照,同样有很低的地平线与大片的天空,但草原动物换成守卫和拍照者,大树被隔在围墙外,而妈妈只在回忆里。
故事进入尾声,图像搭配文字从写实转为超越时空,苏丹的身影与草原大地重迭,象征他的身分、记忆与想望。最后一幅图像,在童年色调衬托下,左页的飞鸟与大树,右页的落日和蹒跚的苏丹,以及苏丹与大树之间似近又远的距离,都使画面充满丰富的意义和复杂的情绪,凝聚出刹那即永恒的意象。结尾没有图像,大片留白中只有两行文字,使我想起《野兽国》的结尾,像白纸黑字的确据,斩钉截铁地宣告所表述的讯息百分之百的真实。
妈妈出场时在小犀牛后方亦步亦趋表现和缓温柔,下一页却在小犀牛前方表现威猛的气势。(图:蒲蒲兰《苏丹的犀角》)
长颈鹿夫妇如长辈安慰苏丹。(图:蒲蒲兰《苏丹的犀角》)
苏丹在吃草时想起妈妈,但处境的转换,嬷嬷只留在回忆里。(图:蒲蒲兰《苏丹的犀角》)
这本书赋予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非白犀牛永恒的文学生命。这正是书和阅读的意义之一吧。犀牛在大约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现在竟被人类迫害到濒临绝种。灭绝的主因是原生栖地被破坏和人类的盗猎。有人迷信犀牛角有医疗功效,还有人喜欢用它做成的匕首或饰品,使它价格昂贵约为黄金的十倍,盗猎者为取得犀角而杀死犀牛。尽管“国际野生贸易公约”明令禁止犀牛制品交易,但贪婪自私的人仍继续制造犀牛的悲剧。
肯尼亚自然保护区有大约40名警卫日夜看守,其中有些人照顾苏丹的时间比自己的孩子还多,仍无法完全防止残暴的盗猎者。“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是我们可以落实在生活里的观念和行动。希望这本书让每个小孩认识苏丹,关心和讨论世界上各种自然生物,永远不要忘记生而为人对世界的基本责任。
柯倩华
童书评论家。台北市出生、长大。辅仁大学哲学硕士,美国南依利诺大学哲学博士研究。喜欢收藏图画书和研究相关议题, 曾在大学教授「幼儿文学」课程,并参与各项儿童文学奖评审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翻译、导读、评论等文字工作,以及图画书赏析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