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羅倫·喬爾德:童書寫作和閱讀的魅力(The Magic of Writing and Reading for Children)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的主題演講由國際知名插畫家及作家、英國2017—2019年度兒童文學桂冠作家(Children’s Laureate)、格林納威大獎得主羅倫·喬爾德女士(Lauren Child)擔任主講嘉賓。其作品包括「查理與羅拉系列」圖畫書、《我想養只寵物》和《小豆芽,就是我》等。她善於顛覆傳統,把傳統父母頭痛的教養問題,通過孩子超乎尋常的想像力和有趣的互動對答,讓家常瑣事變得極其豐富多彩。而她獨特的插畫形式——將手繪和實物照片等拼貼在一起,更是開啟了繪本創作豐富多元的新形式。她的作品結合了她對童年的迷戀,並開創出她在設計和繪畫上的天分。羅倫·喬爾德把閱讀當成是一件動力活動,文圖配置以繁複拼貼為主,把以往位於一尊的文字排印降級,由於許多打破傳統的做書手法,她探索出了更多閱讀的可能性。
在大會演講之初,羅倫·喬爾德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童年無限」是對童書魅力的一種恰切表達。閱讀優秀的圖畫書,可以發現新穎、深邃的思想和蘊藏在圖畫書中的巨大能量。而中國舉辦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無疑是對某種「天才」創造的支持和表揚。中國的圖畫書創作人才隊伍正變得越來越龐大,與此同時,在全世界範圍內,類似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評獎活動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隨後,羅倫·喬爾德結合自己20多年的童書創作經歷展開了生動分享。起初,她的創作並沒有設立目標接受群體,所有創作均從她自己的內心出發,即先和自己進行交流,再和讀者展開交流——讀者在作品中去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她創作中的意象和形象具體而微小,且均來自日常生活。而她的一部分童書創作亦涉及痛苦、艱難的議題,如獨生子與二胎家庭等。當提及她的創作成長歷程時,她透露,其父是美術老師,會經常帶她去參觀各種美術展覽、欣賞各種風格的美術作品,因此她在寶貴的童年時期受到了良好的藝術薰陶。她發現,很多藝術的表達方式不盡相同,如顏色、光線、氣氛等。例如20世紀亨利·馬蒂斯的作品善用光線,常常能通過光線傳遞出陣陣暖意。此外,喬爾德很願意動手,如製作「玩偶之家」,這個打造微縮世界的過程教會她如何做設計、如何插畫、如何講故事等。而怎樣在創作過程中表現聲音也是她時常思考的問題之一。字型大小變化或許是一個有效途徑。對於年齡很小的孩子而言,他們還不具備閱讀文字的能力,卻可以通過形狀和色彩等資訊來瞭解和觸摸故事。她認為,相較於文字,在某種意義上,圖畫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因為它可以讓世界上不同的人展開交流。並且,圖畫能夠表述和承載的內容非常豐富,如廣告、銷售、生活、情感等。而後喬爾德還列舉了昆汀·布萊克和約翰·伯甯罕的案例,來佐證她的觀點。
在演講尾聲,喬爾德對本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進行了一一點評。她認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雖是對成人小說的改編,但作者能夠從兒童的視角來理解成人作家表達的大思想,所用的媒材卻如此不落窠臼。而《一起去動物園》是一部非常打動人的作品,它所傳遞的主題有相當的難度和深度,在英國,創作者也都會儘量避免這樣的話題,而她卻被這個故事結尾模糊的感覺打動,認為這一收束非常有力量。《同一個月亮》無疑是獨特的,它將會在英國翻譯出版——對兒童讀者來說,在別人身上會發生什麼事情,也非常重要。《車票去哪裡了》則充滿歡樂,開啟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旅程。而獲得首獎的《外婆家的馬》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啟發——通過圖畫書表現祖孫之間的生命聯結。在當下,她感到我們對於這樣主題的表達遠遠不夠,而祖孫兩代人如何走到一起、如何用快樂的形式去表達這種關係,是值得我們繼續探索和思考的話題。事實上,英國十分需要更多優秀的華文原創圖畫書作品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在隨後的提問環節中,對於如何保持孩子對繪畫喜愛的問題,喬爾德透露,家長要試著和孩子一起參與,成為孩子繪畫過程的一部分,同時可積極嘗試簡單豐富的表現手法或傳統的畫法,就像《瑪麗波平斯阿姨》。當聽者問及其讀者視角是否參與了她的創作、影響了她圖畫書背後的思想觀念時,喬爾德表示,在閱讀華文圖畫書的過程中,她發現很多故事可以被反復閱讀,過程中獲得了頗多靈感與啟示。2012年她在構思創作《好孩子》時,便最後決定用孩子和成人一起對話的形式來進行結局設計。因為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需要時常去觀察和思考創作之外的事情——任何的事情都是相互關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