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首次在系列活動中加入了書獎評委對談的環節。此次對談環節作為讓公眾了解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提升出版水平的一個有效窗口,亦讓所有與會者看到了具備不同專業背景、具有世界視野、公平公正的評委們,如何為書獎把關挑選最好的圖書。
本屆書獎評審委員會由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美國及英國的專家組成,涵蓋領域包括幼兒發展與教育、藝術、圖畫書創作、兒童文學評論等。其成員為評委會主席及童書評論家柯倩華女士、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兼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先生、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陳恩黎女士、畫家及閱讀推廣人姬炤華先生、圖畫書作家及評論家徐素霞女士、幼兒教育專家李坤珊女士及英藉華裔插畫家蘇美璐女士。出席此次對談的有柯倩華女士、陳恩黎女士、姬炤華先生、徐素霞女士和李坤珊女士。對談由方衛平先生擔任主持。
第六屆書獎評委對談
陳恩黎女士分享了她參與這屆評審會議後對圖畫書的看法,提出了“華文原創圖畫書中的文化自覺”的話題。她認為,目前,我們對圖畫書的三個基本思考維度為:題材選擇、藝術形式呈現、童年觀世界觀的表達。但很多作品總體上仍然缺乏面向未來的眼光。與此同時,她指出,圖畫書這種出版門類具有顯在的外來性。因此在我們接受或創作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進行民族性和鄉土性的文化自省。而這種自省一旦過度,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前行和進步。她還提出了關於中國意象的疑惑,如對“中國紅”的反思。根據色彩心理學的觀點,代表亢奮、激進的紅色的過度運用或許將違背作者的創作初衷。此外,她期待華文原創圖畫書能夠從“無我之境”提升到“有我之境”,從而達到真正的藝術自由。
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陳恩黎女士
本屆評委會主席柯倩華女士對圖畫書的見地非常深邃,她在參賽作品中看到了一些普遍性的話題。其一,圖畫書中的文字、圖畫和設計三者是缺一不可、互相成就的關係。其中,“設計”的概念中包括版型設計、排版設計和字體字號的設計等。大體上,它們都需要追求一種整體的視覺美感,同時以易於讀者閱讀為指向。其二是關於圖像設計美感的問題,如《別讓太陽掉下來》的封面就在這方面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範例。其三,圖畫書創作過程中的作家、畫家和編輯需要達到一個動態配合的默契。其四,在某些時候,我們需要把抽象的概念、抽象的藝術具象化。其五,我們要追求圖畫書的趣味,這裡的趣味不僅僅是指圖畫的趣味,也包括文字和語言的趣味,以及其中包含的語音、韻文和節奏等細節設計的趣味。
評委會主席及童書評論家柯倩華女士
徐素霞女士則站在書獎評委的角度,從本屆獲獎作品出發,一一點評了這些作品特別吸引人的原因。具體而言,她從主題內容、文學寫作表現、敘事結構、圖像表現、編排設計等角度對獲獎作品進行了分解和賞析,幫助與會者更好地理解獲獎佳作的深層內涵。
圖畫書作家及評論家徐素霞女士
李坤珊女士則從“片面”“快速”“公式”三個響亮的關鍵詞切入,帶出了她對華文原創圖畫書的三個反思。 “片面”指的是對童年生命觀察與展現的片面性。她建議我們觀察0-3歲的孩子,雖然他們還沒有儲備足夠的語言,但我們成人可以通過孩子的動作、表情和動向等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而聯繫此屆獲獎者,他們大多都擁有非常豐富的人生經驗,因此他們的作品也因其真實可感的生命質地而愈加打動人心。而“快速”指的是快速閱讀背景下帶來的某種資源“浪費”,包括作家、畫家的“浪費”和材料的耗費等。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經過時間淘洗和精養的好書。“公式”則是說在此次參賽作品中,涉及特殊議題的圖畫書有所增多,如環保題材、特殊兒童題材等。而她認為,我們所要追求的,正如某位外國經濟學家說,“我們要做的不是把事情做對,而是做對的事”。
幼兒教育專家李坤珊女士
姬炤華先生則從一位圖畫書創作者和閱讀推廣人的角度,比較了內地、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幾處原創圖畫書的發展情況,並且提出了圖畫書需要共同面對成人和兒童進行一種有深度的創作。
畫家、圖畫書作家及閱讀推廣人姬炤華先生
主持人方衛平先生在以往的發言中指出了圖畫書基本敘事語言的重要性。而圖畫書藝術發展走到今天,他認為,圖畫書中人文精神的承載與理念的傳達,已經成為更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兼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先生
在此次對談中,各位評委富有真知灼見的觀點相互補充、交織、碰撞,切實地讓各種風格、類型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理解和公正、恰切的評價。與此同時,他們也針砭時弊地提出了在當下華文原創圖畫書創作中普遍存在且有待改進的問題。如此坦誠的相聚與交流,無疑以一種特別且直接的方式回應了此次論壇的主題——童年無限。事實上,我們對圖畫書藝術的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