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半島都市報 – 原創圖畫書暨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研討會在青島舉行
- 星期六 四月 21, 2012
- Posted by: cloudpillar
- 分類: 媒體報導
半島都市報 – 原創圖畫書暨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研討會在青島舉行
2012-04-21
文章轉載自搜狐新聞網站(http://roll.sohu.com/20120421/n341213091.shtml)
原創圖畫書暨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研討會昨在青舉行,專家建議重在「體驗」
豐子愷曾經說過,「我是蝴蝶斂住翅膀,同青蟲一起爬行,因此我能理解兒童的心情和生活,而興奮地認真地描寫這些畫。」4月20日,由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青島出版集團和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共同舉辦的原創圖畫書暨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研討會在青舉行,來自兩岸三地的兒童文學作家和研究者們共聚一堂探討華文兒童圖畫書的創作,認為現在缺少的不是優秀的畫家,而是像豐子愷那樣真正和孩子們融為一體的心靈。家長為孩子選書的時候也不應抱著「文以載道」的心態讓圖畫書成為教材的延伸,圖畫書給孩子的應是「體驗」,和孩子一起開心閱讀,讓他們體驗「喜悅、安慰與不可或缺的幽默」。
引進圖書大行其道華文原創不可缺少
目前的圖書市場上熱銷的大都是引進的兒童圖畫書,比如《好餓的毛毛蟲》《小黃和小藍》等不僅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其中的創意讓很多大人也都為之讚歎。而縱觀國內的兒童圖畫書,不僅鮮有名家,也鮮有暢銷作品,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朱自強透露,明天出版社出版的華文原創圖畫書、累計銷量數萬冊的《團圓》已經是個中翹楚。
「華文原創圖畫書有著引進書不可替代的思想和文化極致,在促進兒童對自身文化、民族的情感認同有著重要的作用」,朱自強說。當天,圖畫書作家蔡皋帶來的自己正在創作的《花木蘭》即屬此類,《花木蘭》以《木蘭辭》為主線,通過繪畫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某種平衡點讓讀者產生共鳴,蔡皋表示:「我從很小就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問,並從傳統文化中找到了力量,對傳統、經典題材進行再創作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事兒。」在她看來,也許孩子無法完全理解戰爭,但他們會理解花木蘭對父親的那種樸素的情感,花木蘭面對高官厚祿時能捨棄一切「把家還」更是一種超越,她相信這些都能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影響。
別只顧「文以載道」圖畫書重在「體驗」
著名兒童圖畫書評論家柯倩華認為,一本圖畫書能夠經受時間和跨文化的檢驗成為精品與經典,與是否契合孩子的心理有很大關係。在圖畫書創作和兒童教育上,往往是「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而我們的傳統和習慣是「老師、家長一直講講講,孩子一直學學學」,柯倩華認為這讓孩子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而沒有成為認知的主體。
無論是圖畫書創作者還是家長在為孩子選書時,柯倩華都建議不要從「文以載道」的角度出發,以防圖畫書成為教材的延伸,而應像豐子愷那樣做收起翅膀的蝴蝶,跟青蟲一起爬行。對孩子來說,圖畫書最重要的是「體驗」,呈現的不僅是故事,而是和孩子一起開心閱讀,讓其體會人生的喜怒哀樂,獲得「喜悅、安慰與不可或缺的幽默」。
柯倩華尤其強調了「安慰」對兒童的重要性,認為圖畫書要鼓勵孩子的自我認知、接納與肯定。柯倩華特別推薦了《躲貓貓大王》,故事中小勇是個發育遲緩的小孩,躲貓貓的時候每次只藏在固定的兩個地方,因此總是最容易被找到,「故事沒有靠大人、靠物質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是靠著孩子自身的力量,靠著其他孩子的純真、善良所散發出來的勇氣解決了這個問題。」
去年評審首獎空缺圖畫書不「小兒科」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從2008年啟動以來,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其首獎獎金高達2萬美元。去年舉行的第二屆評獎中,《進城》《門》《迷戲》《青蛙與男孩》《下雨了》5本圖畫書獲得評審推薦創作獎,但最佳兒童圖畫書首獎空缺。在評委們看來,首獎作品會考慮幾個標準:它在兒童觀點、兒童經驗、兒童生活、兒童心理的表達上,是不是到位;文字上,它的文學性是否到位;圖畫部分,它的藝術技巧、藝術表現是不是準確、完美;裝幀是不是精美得體。朱自強認為這是一門對美學、文學、哲學等都要求很高的綜合藝術。
比如《門》,講的是一個小男孩關在家裡,有位樓上的叔叔敲門想取被風吹掉下來的衣服,但小男孩記起媽媽的安全提醒沒有讓他進來,而是想辦法把叔叔的衣服挑上來,從門縫裡拿給叔叔。故事本來頗受評委好評,但評審中有日籍、法籍評委提出把一個未成年的孩子關在家裡,國外法律是不允許的。
《團圓》風行海外創意與求變不可少
近年來華文原創圖畫書一個頗令人矚目的成就是曾獲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的《團圓》不僅賣出了全球英文版權,而且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最佳的10本兒童圖畫書,且為紐約市立圖書館作為年度重點推薦圖書。「引進該書的英國WalkerBooks出版社是在世界上都極具聲譽的童書出版商,他出版的書都被中國的出版社爭相引進,而《團圓》是他們20年來首次引進的華文兒童圖畫書」,柯倩華說。
《團圓》繪者是朱成梁、作者是余麗瓊,由光明出版社出版,依託民族和民俗文化的大背景,聚焦留守兒童,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過年時父親回家團圓的故事。該書以親情、友情等訴求,讓孩子在親密關係中體驗愛人與被愛,不僅撥動中國讀者的心弦,也跨越國家與文化障礙獲得了共鳴。
中國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余治瑩認為,在兒童圖畫書的創作中,創新與求變是非常重要的,法文書《小黃點》讓書和閱讀成為一種互動遊戲,大衛.威斯納的《藝術大搖滾》《海底的秘密》等也都極具創意。
文/記者王法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