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第八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回顧
蘇西·李 主題演講精彩節錄——
《探索圖畫書的更多可能性》
第八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特別邀請著名繪本作家蘇西·李(Suzy Lee)出席並擔任主講嘉賓,和與會者探索圖畫書創作的藝術可能性。 蘇西·李女士熱情誠摯地分享了她在圖畫書創作方面的豐富感受和寶貴經驗,她的專業精神和對圖畫書創作的熱愛深深打動了與會者。
我們將蘇西·李女士的演講內容分為上下兩期刊發,希望能與更多的圖畫書創作者、出版人以及家庭讀者分享。
圖畫書可以變得更靈活
大家好。
首先感謝主辦單位邀請我參加今天這樣的盛會。
我非常欣賞剛才第八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作品的內容,以及各位評審對於作品評審的相關講解。 在欣賞得獎作品的時候,我從中感受到了非常多的樂趣。
評審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圖畫書當中角色無論是什麼,它都可能成為代表圖畫書的主人公,這一句話我非常有同感。
在得獎作品中,主角有蓮花、有外婆、有動物,還有和別人不一樣的1,這些都可以成為圖畫書的不同的主角。 剛才評審們在對談當中也講到了,所有的主角其實都是兒童的化身,對於這一點我也是非常同意的。
我認為圖畫書本身是一種非常有靈活性的媒體。 今天講述的內容,同樣是向大家展現:圖畫書可以變得更加靈活。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主題是"Jump Between Dimensions,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Picture Books",也就是《跳躍在不同的維度之間,探索圖畫書的更多可能性》。
前和後
當我們看到一幅畫,我們會專注於圖畫本身,心裡會想著這是什麼? 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如果在這幅圖畫旁邊又有一幅圖畫的話,我們就不由會把目光集中在這幅畫和另外一幅畫中間的這個部分,我們會想這兩幅畫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隨著張數的變化,我們會創造出其中的一個故事梗概,也就是我們故事的形成。
我曾經在韓國的一所小學和孩子們一起以出版為主題,上過一次公開的講座。 基本上都是11歲左右的孩子。 我們各自扮演了作家的角色,把書畫出來製作出來,裝訂了起來,感受了出版的整個過程。
我請孩子們拿出一張紙,對折之後左邊畫一個圖,右邊畫一個圖,左邊是之前(before),右邊是之後(after),然後把它們裝訂起來,然後成為一本書。 我在跟他們一同創作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了,他們在進行編輯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個節奏在裡面的。
那些圖從左邊畫到右邊,它有一個時間的進程,然後其中發生了一個故事,這些孩子們是可以透過畫面去感受到的。 簡單的原理其實蘊含在我們兒童圖畫書中,也就是說用非常簡單的畫面塑造一個故事,去說一個故事。
中線的魔法
我所創作的兒童圖畫書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個主人公,他常常是在書的中間,然後要越過書中間兩頁之間的邊界的這樣的一個場景。
當我們把一張紙折成兩半,非常神奇的變化就發生了,它會變成兩個空間,它可以是剛才我們說的before和after的這種關係,也可以是現實和想像的兩 個不同的空間。
所以在我的作品當中有將裝訂線作為一個界限,然後在兩側講述兩個不同空間的故事,我有一個系列的這樣的一個繪本《邊界》三部曲。
在作品集當中第一本書是《鏡子》。
我們打開書,會看到一個孩子坐在一邊。 翻到下一頁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書的兩邊都會有一個相同的孩子。
我們剛剛說了書的名字是《鏡子》,可能給了大家一定的暗示,但其實我的意圖是在大家不知道這個題目之前,翻到這一頁的時候,他會說「怎麼是一樣的 ? 好像是鏡面對稱,難道這個是鏡子嗎? 」我是希望大家心裡的反應是這樣的。
畫面當中只有小孩這樣單獨一個人物在裡面,沒有任何的背景或是道具在其中,這裡就是想要表現這是一面鏡子的感覺。
剛才我們看到的有關大魚吃小魚的畫面,其實它中間是有一個時間停頓的,有些人看到這個部分就會心一笑。
會心一笑,它就應該是我們看到這種兒童繪本的時候,把這個故事融入到圖畫當中,有一剎那就產生了一個故事的瞬間。
這幅畫就是孩子和鏡子中的自己成為朋友在這裡一起玩耍,然後共度非常快樂的時光,然後有一個反轉。 這張圖當中一邊是真實世界的孩子和他周邊的環境,另一邊就是鏡子中的孩子和他周邊的環境的這樣的一個鏡像。
我在進行這本書的展示的時候,當時展館當中一面確實是這幅圖的一半,就是用這個孩子和圖畫做了一個裝置,另一面就真的用了一面鏡子,然後去做了一個 裝置物放在這個展館當中。
同時我在展館當中也貼了一個很大的鏡子,讓孩子們可以盡情地在這個空間裡面玩耍。
另一本書的想法其實是從一個玩笑開始的。
身為出版界的資深人士,大家都知道一般重要的圖畫不會放在兩頁中間的這個位置。 因為在裝訂的過程當中,圖畫有可能會出現影像歪曲,或是說左右不對稱,然後使得畫面本身被破壞掉。
但我有「一身反骨」,非常想要嘗試一下,我想一定要用這種方式去創作一本書,來看看是什麼樣的效果。 這就是我用這樣的想法創作的第二本書,它的名字叫做《海浪》。
這本書也是以裝訂線作為中線,然後是真實的海和孩子想像中的海的這樣的一個畫面。
我覺得看著這個畫面的時候,這個孩子會想為什麼對面的波浪不會衝到我這邊來。
我們一般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會做什麼樣的動作? ——就是我們要翻到另一邊去。 所以他就翻到畫面的另一邊了。
我們常常會有好奇的時候,對於好奇就有一個探索的想法。 我們知道生活當中都是有邊界和禁區的,到邊界的那一邊去是讓我們解開好奇之謎的一個部分。
成人可能不會輕易去越過這個邊界,但是孩子們一定會翻過牆去看另外的世界。
在這個畫面當中,為了顯示這個孩子到了另一個畫面當中,孩子的手臂好像也被斬掉了一部分,畫面上的海鷗可能也有半隻留在畫面上。 書的下一頁就是她到了另外的一個畫面當中去,手法是相同的。
我因為這兩幅畫面收到了很多讀者的郵件。 他們都問我這個書的印刷品質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印錯了? 甚至有的讀者說我跑到另外一個書店去看了一下,他們那邊也都是出錯的這樣一個版本。
我看到這些郵件的時候,我認為其實就是讀者看到書之後,開始創作的這樣一個瞬間了。
也就是說看到什麼比較奇怪的事,我們先不要急著發火,也許這裡面有跟我們想像不一樣的地方。
我的意圖是什麼?
我們從現實的生活當中轉到有海浪的這樣的一個畫面當中,這個過程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也就是說裝訂線它可能就是兩個世界的邊界,我們在越過邊界的過程本身並不容易。
像我們看到有一些無字的圖畫書,讀者在沒有字的含義的引導的過程中,他看到畫面有時候會是十分困惑的。
我的作品當中所有的畫面都是只有圖沒有文字的,我覺得這種沒有字只看畫面的才是圖畫書獨有的一種魅力。
在圖畫書裡沒有文字的情況下,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理解對了,因此會往前再翻一翻,看一看前面是否看漏了什麼細節,也有可能想知道答案,再往後翻 一翻——圖畫書的魅力就是翻來翻去的這種感覺。 所以我常常會說這個故事其實是在你的腦海中的。
圖畫書如果有文字,它講述的其實是作者頭腦中的故事;但是如果是沒有文字的,它講述的就是讀者自己的故事。
我有一個西班牙小讀者,他說:「作者不說話的話,這話由我來說好了。」於是他在空白的地方把自己想像的故事內容寫下來。
他寫的字是非常漂亮的,而文字的佈局也是漂亮的。 我覺得孩子能做到這一點非常好。 孩子的父母和他的幼兒園的老師,把他的寫的內容拍了照之後發給我。 在全世界像這樣,在空白的地方把他們寫的故事放在上面,然後發給我的讀者非常多。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我想可能是因為我的作品當中有非常多空白的地方,讓他們可以盡情地發揮。
也就是說這個畫面當中沒有文字,然後空白的地方佔的面積也比較大,所以他們才有這樣發揮的地方。
剛才得獎作者(湯姆牛《畫家馬一邊》)也講到了有關空白的應用方式,我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
有些人訥諷我說:「你就畫了這麼點畫,拿那麼多錢,你是不是太過分了?」但我想說正因為畫面有空白,其實才是內容豐富的。
我到西方國家去說這樣的話的時候,他們會用一種不可思議的眼神看我,但是在中國這樣說好像確實有一點跟我的預想不太一樣。
我看到獲獎作品中有中國畫的內容(《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其實國畫裡面也有很多用空白來去展現作者想法的部分,這一塊其實不需要我再多說什麼,應該是大家 都可以理解的。
中國和韓國都有一種叫水墨畫或是國畫的一個技法,只要用一種顏色,只要用「墨」這一個工具,我們就可以繪畫出全世界的萬物。
我並不認為你運用的顏色越多,你這個畫面就更真實。 因為即便用了非常有限的顏色,相信孩子也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說到顏色的數量受到限制,在這個畫面當中我只用了藍色和黑色這樣有限的兩種顏色。 這樣的時候,顏色本身它並不是簡單的一種裝飾,它會轉換成一種語言。
本屆得獎作品《動物園的秘密》中紅色給到大家的感覺,就是有蘊含著隱藏的意義的。
我們再回到《海浪》的畫面,大家可以看到天空和孩子衣服是沒有顏色的。 當它轉換到有波浪、有海的畫面當中之後,天空的顏色和孩子衣服的顏色就出現了。
藍色在韓國的意義代表著孩子的成長。 圖畫書中藍色的出現也意味著孩子在進入另一個世界當中,盡情玩了一番之後,實現了自己的成長。
邊界系列當中的最後一個作品是《影子》。
這本書的尺寸是跟之前兩個作品的尺寸是完全相同的。 但是它的打開方式是上下打開,上面是孩子所在的真實世界,下面是他的倒影,是影子的世界。
書中的孩子既可以在自己的現實世界,也會去到幻想的倒影世界。 當他在現實世界感受到威脅,他就進入了幻想的世界。
從這個畫面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一會兒在現實世界,一會兒在幻想的世界,他在裡面自由地穿梭,給大家的感覺就是幻想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邊界逐漸變得模糊。
我們知道孩子有一個特點,他在玩的時候是非常認真的去玩的,但是如果他覺得沒有意思了,他會非常果斷地放棄自己之前玩的遊戲回到現實的世界,這就是孩子的特點 。
下一個作品叫做《線》。
書名是垂直方向的,寫了一個字lines,沿著最下端發展下去,會看到一支鉛筆。 在另一邊線條的末端,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滑冰的小孩形象。
這本書的封面有一個特點,它是從中分成兩部分的,有滑冰的這一個畫面,用了塑封的方式去展現冰面光滑。
這裡我聯想到的是滑冰的時候冰刀劃過冰面發出的聲音和用鉛筆打草稿或是素描時鉛筆劃過的聲音是類似的。
我曾經在新加坡生活過6年左右的時間,我的孩子都是在新加坡出生的。 新加坡是只有夏天的國家,為了讓孩子們看到雪,我會選擇在冬天回韓國,帶孩子們去滑一滑冰。
這個項目其實就是從這樣的瞬間開始的,我跟著孩子們一起滑冰,看著他們的冰刀劃過冰面留下的這些線條,突然覺得這些線條非常美麗。 接著我想是不是應該用這種線條來創作一本書。
我幫孩子拿蠟筆玩的時候他畫了一些線條。
我感覺孩子們畫的這些線條非常美麗自由的,也可以用它來創作一個作品。
我在想畫畫到底是什麼? 對於藝術家來說失敗和挫折是什麼? 這種犯了錯畫出來的線條是不是也能夠成為孩子拿來玩耍的對象。
在這本書中,封二的畫面就是這樣的,有一支鉛筆和旁邊這樣的圖畫。 再翻一頁,就看到孩子滑冰,然後沿著這條線條滑下來。
看到這個紙被團成一團丟出來的畫面,大家可能也稍微吃驚了一下。
被折成一團的紙,代表著這個孩子在滑冰的過程當中突然摔了一跤,之前他冰刀所留下來的所有的線條,美麗的線條,可能到這裡面他認為是一種挫折和失敗, 所以用團紙的方式把它表現出來了。
我們生活當中看到孩子們畫畫得不稱心了,他也會直接就撕下來,團成一團丟掉。
我是非常喜歡紙這個媒體的,透過紙變成書,它所呈現的所有一切都是非常有魅力的。
上面說的三部曲,也是利用了裝訂線和紙相關的素材來創作的。
更多精彩,請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