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回顧|「原創圖畫書的美與教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華文圖畫書論壇廈門海滄分會場圓滿舉辦!
「原創圖畫書的美與教育」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華文圖畫書論壇
海滄分會場
繼第八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禮盛典在上海國際童書展閉幕之後,近日,由廈門海滄區教育局、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主辦,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 、海滄區社區學院、兩岸陽光故事家族推廣中心、書香陽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原創繪本的美與教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華文圖畫書論壇活動,在海滄區 教師進修學校圓滿舉辦。
此活動旨在更好地推動優質華文原創圖畫書的閱讀,近距離欣賞圖畫書之美,體驗優質繪本的閱讀樂趣,啟蒙廈門海滄教師們更好地利用中國原創圖畫書展開有益有趣的教育教學 活動,促進廣大民眾重視原創兒童繪本及閱讀。
特邀嘉賓
柯倩華老師
童書翻譯及評論家
早期研究兒童哲學。 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課程。 現主要從事童書翻譯、教學及評論,翻譯兒童圖畫書及青少年小說逾百本,多次參與策劃圖畫書工作坊、論壇及展覽,並擔任各項兒童文學獎評審。 現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及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李坤珊老師
幼兒教育博士
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現於美國波士頓及中國大陸訓練幼兒園教師、輔導幼兒園教學。
論壇活動有書獎組委會的專家、評審、閱讀推廣人,以及海滄區教育局、婦聯、未成辦、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開放大學)、終身教育服務中心、教育團體、推廣機構 及熱愛圖畫書的大眾讀者和家長的共同參與。 所有的奔赴源自於熱愛,懷抱著對圖畫書的這份熱情,相聚在此一起學習,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起感受優秀華文圖畫書的魅力。
繪本劇表演
伴隨著海滄延奎實驗小學孚中央分校《不一樣的1》的繪本劇表演,論壇活動拉開了序幕,孩子們融入故事中,讓繪本「活」起來,化身為一隻隻可愛的小 動物,活靈活現,贏得了在場人員熱烈掌聲。
故事富含童趣又飽含深意,簡單裡品味不簡單。 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寫出來的「1」也各式各樣,雖然不標準、不規範、不完美,但都很可愛、很真實、很獨特。 不一樣的小腦袋,有不一樣的奇思妙想,所謂好的教育,就是守護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讓他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感謝孩子們精彩的詮釋。
授牌儀式
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鄭曉玲老師致開幕辭,這些年來,華文圖畫書的普及與運用,圖畫書由家庭走向了學校,從家庭教育的讀本,成為學校教育的資源和素材,無疑為建立 兒童的國家自信和文化自信發揮了積極作用,更契合了全民閱讀的大背景。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內地代表寧宇介紹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分享了書獎的緣起、宗旨和權威性、影響力,以及相關延伸活動等等。 我們相信,華文原創圖畫書的陪伴,是童年時代幸福美好的時光。
為加強優秀原創圖畫書作品的推廣及圖畫書教學工作的指導,提升圖畫書教學的品質與水平,經書獎委員會及教師進修學校評選,授予海滄區北附學校教育集團、延奎實驗小學、延奎實驗小學孚中央分校、洪塘學校、馬鑾灣實驗學校、華附實驗小學、芸景實驗小學、新綠幼兒園、新陽幼兒園、天湖幼兒園「原創圖畫書教學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李坤珊:理性的力量
從0歲開始,孩子就是閱讀的主人;閱讀,能開啟人生的無限可能性;因此,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是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 李坤珊
教育是一種選擇,選擇會有後果
李坤珊老師指出:教育是一種選擇,而選擇就會有後果。 0-6歲奠基架構會影響後面的成果,而這個成果,對孩子個人而言會成為怎樣的人,而對整個社會而言會成為怎樣的社會。 她例舉了19世紀波士頓的流水線式教學(教學、考核、再教學)工業革命,這種流水式教學保證了每個孩子基本點的保底教育,沒有對錯,但有選擇,有選擇就會 有結果。 另一個選擇就如今天繪本劇《不一樣的1》中的媽媽最後說的一句話,順應天性,發展個性,我們將獨一無二。
李坤珊老師清讀繪本《不一樣的1》,展示從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獲獎作品裡,是如何展現啟發幼兒教育的。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幼兒教育裡面的教師角色和孩子本身。
她說:「我只是橋樑,我用聲音幫助幼兒把不認識的字分辨出來,每個幼兒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的眼睛看著圖畫書的圖畫,耳朵聽著語言,自己勾勒出他們自己的 理解。閱讀是私密的,閱讀是自主的,閱讀是獨立的。教育是一種選擇,我沒有選擇用演繹的聲音,我只選擇用最自然的聲音來傳達,因為我把閱讀的自主權和 詮釋權還給了兒童。」
李坤珊老師提到,選擇背後有個理念:教育的公平性。 天下沒有不正常的孩子,也沒有不好的孩子。 如果我們能像《不一樣的1》這本書裡的兒童觀一樣,所看到的每個孩子他們都是獨特的。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棕熊老師,那每個孩子就能獲得最公平的幼兒教育。 她進一步分享了派克·帕爾莫斯的一句格言:我們是誰,決定了我們怎麼執教。 透過繪本劇《不一樣的1》的表演、原作繪本和清讀《不一樣的1》,不同的呈現方式,讓我們更清晰地感受這本原創圖畫書裡,所傳達出來的是怎樣的 教育公平性,發展什麼樣的兒童,老師自身的職業發展、職業素養和老師個人的職業宿命。
閱讀教育也是一種選擇
李坤珊老師提出了:認識世界+學會學習=閱讀教育的目標(你可以不同意我提出的目標,因為目標是人定的)閱讀,它帶來了太多的可能性。 閱讀,第一個最重要的目標,讓我們認識了世界;閱讀,第二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讓我們學會了學習。
在閱讀過程中,應給孩子停頓幾秒,讓孩子的視覺與大腦做鏈接(與以往的經驗、情感做鏈接,形成理解),她舉例酸梅-吞口水(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有其 畫面,但畫面不一樣)進一步說明,概念會引發私密的理解,閱讀是私密的。
閱讀教育的目標會直接影響你是怎麼念圖畫書的,透過下列的幾個觀點來說明用圖畫書進行閱讀教育:
目標1:了解世界-大自然的奇妙
舉例《一顆蓮子的生命旅程》- 科普的認知,也是帶著每個孩子的經驗和情感的。
了解世界-人世間的真相
舉例《我的爸爸叫焦尼》-了解世界、接納世界、擁抱世界,讓不同家庭型態的小孩看見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一本圖畫書會非常有力量,讓孩子回到自己的網絡,了解他人的世界,形成生存的勇氣和力量。 圖畫書的橋樑是我,解讀圖畫書的主人是孩子本身,每個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網路經驗。
了解世界-社會的多元
圖畫書和教具的結合,舉例教學中「我和我朋友的家」的手工課,用自己手上的紙、筆,剪出一個個不同形態的家,透過這個帶孩子認識世界,它是認識 多元化。
目標2:學會學習
高階問題-察覺不同的觀點(如果你是母雞/狐狸/青蛙你會怎麼想);衡量證據(你為什麼這麼想);發現因果關聯性(預測-提問只是橋樑);探求可能性( 如果你是豬,你怎麼寫1);評定價值(你喜歡這本書嗎?你喜歡棕熊老師嗎?),透過這五個心智方法和布魯姆「提問」系統,以及對話式共讀,讓 孩子從小開始,不是一個罐頭,不被塞給觀念。 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藉著有效的提問、停頓,引發孩子思考,引發孩子找脈絡,引發孩子從表層的學習、表層的聯想到生存的連結。 而不是鋪天蓋地的一直提問,那樣會打斷孩子的專注力。
最後,教育的選擇,不是對或錯,而是它有結果。 每一天孩子把他們的夢想,在我們腳下展開,請我們每個成人溫柔地對待,謝謝!
柯倩華:感性的力量
「兒童文學用感性的力量,表達蘊含教育意義的想法。」
——林良《淺薄的藝術》
柯倩華老師以林良老師《淺薄的藝術》中的這句話引出講座的主題「感性的力量」。 《淺語的藝術》是兒童文學的讀物,如果有興趣可以讀一讀。
我們在這裡談到的「感性」,它事實是一種能力,對事物產生感覺與情緒的能力,當一本書有這樣力量的時候,才能夠觸動人心,然後使讀者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和共鳴 。 這樣所謂的教育意義的思想,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
文學引領兒童理解人性的內涵及人生的處境
文學尤其是故事類的書,它很重要的一個功能是引導兒童理解人性的內涵,跟人生的處境。 因為故事裡有角色,而這個角色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刻板的、公式化。 它需要觸動人心,對書裡的內容、角色有共鳴,引發孩子主動進入裡面,然後自己去探索,思考,啟發聯想。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的語言也是啟發性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是一套受到嚴格規律所控制的聲音的藝術。 文學的語言也是啟發性的語言。 「啟發」這個概念很重要,一本書是否能啟發讀者的想像力(強調不是啟發作者本身的想像力,而是讀者),作為讀者才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經驗與收穫。 文學的好處是用啟發性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灌輸的方式。 我們希望兒童文學作品是具有真實的人性表達,只有這些角色具有真實的人性表達,那麼讀者在閱讀這些作品的時候才有機會認識真實的人性到底是什麼。
「生命豐富的人,是曾經聆聽豐富語言且銘記不忘的人。…大人透過孩子的耳朵,向他們傳遞情感洋溢的豐富語言。從耳朵獲得的豐富體驗,能成為未來的閱讀基礎。… 心靈互通下所交換的語言,才是真正的人類語言。圖畫書就是在為孩子創造體驗這種語言的機會。」
-松居直《再撒下幸福的種子》
柯倩華老師推薦我們閱讀的第二本書:松居直先生的《再次撒下幸福的種子》,這是本針對圖畫書的讀物。 她認為松居直先生在這段話裡提到了三個關鍵字:聆聽、心靈、體驗。 孩子會察言觀色,所以他們會聽,聽的是自己心裡的聲音,重視自己心裡的聲音,然後慢慢去理解,去調整修正,這個發展出來的才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語言的圖畫書,就是在 為孩子創造體驗這種語言的機會。 心靈互通下所交換的語言,才是真正的人類語言。 圖畫書就是為孩子創造體驗這種語言的機會。 “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他們用的便是「體驗」的方式而不只是「知道」。 當感受不一樣,體驗也會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讀,不同的情緒讀,雖然書的內容是一樣的,但在他們聽來卻是不一樣。
圖畫書會滿足兒童發展的需要
兒童發展有語言、認知、情緒、人格、社會化至少5個面向,這五個面向是需要均衡發展的,而且是息息相關的。
語言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認知就是學習知識。 只要孩子去上學,這兩點是學校教育可以保障的。 而後面的三個是學校課程中很難給予的,比較沒有辦法集體化的學習。 因為他有很強烈的個別性、差異化。
文學對於後面三個問題是有幫助的。 因為文學提供情境與角色,文學裡提供這些素材,常常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別人的角色,融入情境裡面去練習,去經歷自我概念的發展,或人際關係,或情感體驗。
把孩子想像成一張桌子,有5個抽屜盒,缺少了哪一個,桌子就會失去平衡。 因此,除了有系統的教育方式,我們還需要提供孩子一些時間,用文學閱讀的方式來填補、處理後面的三個問題,使之平衡。
圖畫書的文字
圖畫書的文字除了要有意義,還需要有趣味與美感,圖畫書的文字具有音樂性、邏輯性、文學技巧,運用兒童文學感性的力量。 孩子首先是從聽覺認識語言的。 文字的美感從聲韻、疊字、狀聲字、重複語詞和句型、語句的節奏來體現;還有文字的風格、文字的邏輯性、意象及感覺性的語言越具體越對孩子有幫忙; 透過文學的技巧的比喻、象徵、對比、陪襯、輔助等等的方式賦予圖畫書中的文字美感和意義性。
圖畫書的圖像
圖像語言是用圖像來表達意義。 圖像不只是裝飾,它是透過圖像的元素來表達的。 藉由顏色、線條、形狀、明暗、構圖、視角等等圖像元素來傳達意義,與讀者溝通,因此柯倩華老師建議大家多閱讀不同的藝術風格,才能更好地啟發讀者的更多想像和思考。
圖畫書是文字與圖像合作
文字要去講圖像理念,圖像要說明文字沒有提到的訊息。 圖畫書的文圖是互補的關係,互補的關係讓我們有思考的空間,有想像的空間。
圖畫書作品賞析
最後,柯倩華老師選用了書獎獲獎作品《最可怕的一天》《屎殼郎的生日禮物》《想要不一樣》,帶領在場的老師、家長進行深度的圖畫書賞析,讓我們從中領略到文字與圖畫 蘊含的巨大魅力,感受文學與藝術的真正交融,從中剖析了圖畫書的圖文是如何互補的、圖畫書的圖像是如何運用的、圖畫書如何用極簡的語言來說故事、如何關注孩子 的人格、情緒和社會化。
原創的精神:「圖畫書簡單,但不幼稚。」
雖然故事篇幅簡單,卻蘊含了豐富的感知與想像力,圖畫書跟孩子一樣,看起來簡單,但詳細的了解後,其實並非如表面上的簡單,它們是精而簡的產物。
柯倩華老師最後提到,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努力為大家選出好書,而我們希望這些好書都是有養分的,都是能夠滋養兒童的心靈,滋養他們的生命,滋養他們的人生。 所以在人生的路上,偶爾會遇到最可怕的一天,都會有困難與挑戰,但因為它有足夠的養分,讓我們才有力氣繼續往前行,往有光亮的地方前進!
校園|繪本公開課
活動期間,兩位專家老師共同分別走進海滄延奎實驗小學孚中央分校及海滄區新綠幼兒園,聆聽了兩場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獲獎作品賞析公開課。
延奎實驗小學孚中央分校鄭燕燕老師帶來了《團圓》,新綠幼兒園李娜老師分享了《不一樣的1》。 老師們從圖畫書選材的適宜性、目標制定的合理性、活動準備的充足性、教學過程的遞進性,以及與學生互動等方面,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讀文讀圖,運用圖文結合的 方式理解故事,延伸故事。 讓學生很快走進故事情境中,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從閱讀到「悅讀」的過渡。
李坤珊老師、柯倩華老師分別進行現場點評,同時針對圖畫書的解讀以及教學策略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讓孩子先感受完整的故事,產生文學經驗;給予孩子想像和解釋的空間,尊重不同的理解;鼓勵自主閱讀,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的目標應是讓孩子全心投入,認真聆聽 ;先朗讀整個故事,待孩子理解後再延伸。
本次活動圓滿舉行,圖畫書的熱度不減。 後續也將分享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作品及插畫進校園巡迴展。
我們希望,透過論壇活動、作家活動、親子故事會、公開課、獲獎作品及插畫巡展等方式,能為華文原創圖畫書帶來更多的關注與關懷,讓更多優秀作品得到展示與推廣, 讓更多孩子受益,讓圖畫書的力量更加深入人心,體驗優質圖畫書的帶來的閱讀樂趣,啟迪教師們更好地利用中國原創圖畫書展開有益的教育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