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出版商務週報: 從一場華語圖畫書盛會,看原創圖畫書的未來!
- 星期五 十一月 15, 2019
- Posted by: cloudpillar
- 分類: 媒體報導
內容從網上下載,原文鏈結https://mp.weixin.qq.com/s/CFCNNETRiBj7qZVw6yoyVw
商務君按:10月25日,第六屆豐子愷圖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在上海舉行。自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於2009年舉辦以來,該獎項已經成為華文圖畫書界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專業圖畫書獎。從學校到工作,本文作者參與了3屆頒獎典禮,也與獎項一起,見證著華文原創圖畫書的蓬勃發展。
“這次大會安排我做對談的主持人,雖然是個小工作,但是我沒有見過大江大浪,反正就是又高興又緊張。所以就上網查查主持人是乾嗎的。我發現主持人需要做的事情還挺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提問和篩選問題。所以講真的,我還設計了58個問題。剛剛為什麼這麼著急,就是在想:哎呀,我這問題來不及提了啊!還好坤珊老師把我的第38個問題給回答了……”
雖然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已經落幕,但這段由具體數字引發現場此起彼伏笑聲的串場主持,還時常出現在我的耳畔。你或許很難想像,這段睿智、幽默中又透露著幾分打趣意味的話語,竟是從嚴謹的處女座教授——方衛平先生口中說出來的。這似乎與方老師的“人設”略有偏差,然而,在面對親近朋友時,這恰恰是他時常展現出的“另一面”。
那麼,是怎樣一個溫暖而特別的公開場合,促使他說出這番話的呢?
原來,第七屆華文圖畫書論壇首次在系列活動中加入了評委對談的環節。基於對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361件參賽作品的整體水準和評獎過程中的思考,各位評委在這一環節中,開誠佈公地談起了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事實上,評委們對許多作品的研討是非常專業和深入的。據他們透露,很多時候,僅針對一本圖畫書,他們就會不吝展開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激烈討論,從而形成關於這部作品更精準、客觀、全面的認識。而最終的所有選擇和決定,都消除了私心和地域的偏見。因此,這一次組委會特意安排的“評委對談”,無疑成了一項尤其值得期待的環節。
最期待的評委對談:原創圖畫書可以做得更好
在一個獎項中,評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時候,評委的專業、敬業以及學術視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獎項的含金量和公信力。而對於一個圖畫書獎項,評審的作用則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圖畫書是一門跨學科的藝術,它涉及的專業領域很多——圖像敘事的傳達、色彩藝術語言的運用,文學性的藝術處理,趣味性的強調和重視,童年觀的審視與兒童經驗的轉化等等,都需要納入到考察和評估的範圍之中。這便要求圖畫書獎擁有一個綜合實力超強的“評審戰隊”。而一路走來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評審陣容,從未令大家失望。
第六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委合影
歷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評委均由懷有不同專業背景和閱讀經驗、具有不同文化眼光和審美趣味的專家組成。這屆書獎的評審委員便來自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美國及英國,涵蓋領域包括幼兒發展與教育、藝術、圖畫書創作、兒童文學評論等。其具體成員為評委會主席、童書評論家柯倩華女士,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先生,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陳恩黎女士,畫家及閱讀推廣人姬炤華先生,圖畫書作家及評論家徐素霞女士,英藉華裔插畫家蘇美璐女士以及幼兒教育專家李坤珊女士。除了英藉華裔插畫家蘇美璐女士,其他六位評委會成員均出席了本次對談。對談由方衛平先生擔任主持。
隨著話筒的傳遞,有關原創圖畫書豐富而專業的話題,在各位對談專家間流轉,亦在所有與會者腦海中激盪。
恩黎老師提出了“華文原創圖畫書中的文化自覺”的話題。她認為,目前,我們對圖畫書的三個基本思考維度為“題材選擇”“藝術形式呈現”以及“童年觀、世界觀的表達”。然而,總體而言,仍然有很多作品缺乏面向未來的眼光。與此同時,她指出,圖畫書這種特殊的出版門類具有顯在的“外來性”。因此在我們的文學接受或創作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進行民族性和鄉土性的文化自省。但這種自省一旦過度,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前行的腳步。
分享中,她還道出了自己關於中國意象的疑惑,如對“中國紅”大量使用的反思。她認為,根據色彩心理學的觀點,代表亢奮、激進的紅色的過度運用,或將違背創作者的初衷。此外,她期待華文原創圖畫書能夠從“無我之境”提升到“有我之境”,從而達到藝術真正的自由。
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陳恩黎
本屆評委會主席柯倩華女士對圖畫書的見地十分深邃,她在參賽作品中洞見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其一,圖畫書中的文字、圖畫和設計三者是缺一不可、互相成就的關係。其中,“設計”的概念包括版型設計、排版設計和字體字號的設計等。並且大體上,它們都需要追求一種整體的視覺美感,同時以易於讀者閱讀為指向。
其二是關於圖像設計美感的問題,如圖畫書《別讓太陽掉下來》的封面就在這方面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範例。
其三,圖畫書創作過程中的作家、畫家和編輯需要達到一個動態配合的默契。
其四,在某些時候,我們需要用各自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抽象的藝術具象化。其五,我們要追求圖畫書的趣味,這裡的趣味不僅僅是指圖畫的趣味,也包括文字和語言的趣味,以及其中包含的語音、韻文和節奏等細節設計的趣味,等等。
本屆評委會主席、童書評論家柯倩華
徐素霞女士站在書獎評委的角度,從本屆獲獎作品出發,一一點評了這些作品特別吸引人的原因。具體而言,她從主題內容、文學寫作表現、敘事結構、圖像表現、編排設計等層面對獲獎作品進行了分解和賞析,切實地幫助與會者更好地理解獲獎佳作的藝術魅力與深層內涵。
圖畫書作家、評論家徐素霞
李坤珊女士從“片面”“快速”“公式”三個擲地有聲的關鍵詞切入,帶出了她對華文原創圖畫書的三個反思。 “片面”指的是對童年生命觀察與展現的片面性。她建議觀察0-3歲的孩子,雖然他們還沒有儲備足夠的語言,但成人可以通過孩子的動作、表情和動向等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而聯繫此屆獲獎者,他們大多都擁有非常豐富的人生經驗,因此他們的作品也因其真實可感的生命質地而愈加打動人心。
而“快速”指的是快速閱讀背景下帶來的某種資源“浪費”,包括作家、畫家的“浪費”和出版資源的耗費等。而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經過時間淘洗和精養的好書。
“公式”則是指在此次參賽作品中,涉及特殊議題的圖畫書有所增多,這些特殊議題包括環保題材、特殊兒童題材等等。而她認為,我們所要追求的,正如某位外國經濟學家說,“我們要做的不是把事情做對,而是做對的事”。
幼兒教育專家李坤珊
此外,姬炤華先生還從一位圖畫書創作者和閱讀推廣人的角度,比較了內地、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幾處原創圖畫書的發展現狀,並且提出了圖畫書需要共同面對成人和兒童進行一種有深度的創作和挖掘的觀點。
畫家、圖畫書作家、閱讀推廣人姬炤華
主持人方衛平先生在他以往的發言中強調了圖畫書基本敘事語言的重要性。而圖畫書藝術發展走到今天,他認為,圖畫書中人文精神的承載與理念的傳達,已經成為更值得我們關注的話題。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浙江師範大學教授方衛平
誠然,每兩年來的圖畫書出版積累所提供的作品樣本,可以觸發關於華文原創圖畫書的諸多思考與討論。
而在這場別開生面的精彩對談中,各位評審富有真知灼見的觀點相互補充、交織、碰撞,切實地讓各種風格、類型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公正、恰切的評價。與此同時,他們也針砭時弊地提出了在當下華文原創圖畫書創作中普遍存在且有待改進的問題。
這樣的對談,或許印證了方衛平先生在《“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始末》中的評獎心聲:“緊張的評審過程雖然辛勞,但秉持公正之心和藝術良知,彼此尊重和深入探討,我深感,這是一次充滿專業精神、恪守評獎倫理的工作經歷,也是一次努力把'評獎的遺憾'減到最少的工作過程。”
如此真誠、坦誠的相聚,無疑也以一種直接而特別的方式回應了此次論壇的主題——童年無限。事實上,我們對華文原創圖畫書的藝術探索,也是永無止盡的。
“三遇”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我已經有連續3次參會和“在場”的經歷,說心裡話,我對書獎是有一些特殊感情的。這種複雜而溫暖的感受,是長久以來陪伴的親切,更是發自內心的信任與敬畏。
事實上,第一次聽到“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是在2013年方衛平老師的圖畫書研究課上。那段時間,週三夜晚的紅樓會議室成了每週我最期待去的地方。多數時候,方老師都會吭哧吭哧地從資料室搬來一摞圖畫書,以點帶面地與我們進行中外優秀圖畫書的“密集分享”;而每位同學都可以在輕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裡暢所欲言,抒發自己關於作品細節和敘事語言的獨特發現。想起當時坐在後排旁聽的徐超師兄,後來編輯的原創圖畫書《烏龜一家去看海》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竟先後摘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佳作獎。不得不說,當時的研究性課程,實實在在地在許多同學的心田撒上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種子。
《烏龜一家去看海》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記得某節課上,10來位同學圍著長長的會議桌,方老師與我們細細分享了摘得首屆書獎首獎的作品《團圓》,亦分享了當屆在南京舉行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系列活動。方老師是非常善於講故事的,他將與當屆嘉賓幾米之間充滿情誼的互動娓娓道來,課堂上便歡聲笑語不斷,令人印象深刻。那一次,上課的同學們中便有兩位參加了那一年的頒獎典禮和論壇活動。
《團圓》封面
很快到了2015年,這一次的第四屆豐子愷圖畫書獎系列活動在浙江金華的浙師大舉行。作為入學不久的兒童文學研究生,我有幸以志願者的方式全程參與了這次書獎活動。那是我第一次與書獎如此切近,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了這個獎項的專業、溫暖、嚴謹和純粹。我的內心受到很大的震動。當年穿著橘色志願者服往返於蕭山機場、金華高鐵站和國際交流中心的身影歷歷,而當時我們以嚮往和忐忑的心情遠遠“觀望”過的年輕編輯們,如今竟有不少成了與我們攜手同行的前輩和戰友。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暨第五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志願者
突然想起一件有趣的插曲。今年活動間隙,我把我的名片捧給柯倩華老師,以極快的語速向她介紹了我目前的職業和工作狀態,擔心沒有記憶點,還特意加了一句“我是方衛平老師的學生” 。她大笑:“你是晨嶼啊,不用提方老師,只要說你自己的名字就好啊!”原來,2015年的書獎活動,讓所有志願者與柯倩華老師度過了一段“並肩作戰”的美好時光。 4年一晃而過,她卻都還清楚地記著呢。而這種緣分,無疑是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無意中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轉眼2017年安徽合肥的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六屆華文圖畫書論壇如約而至。這一次,我在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那次活動,後來又受到組委會的委託,承擔了一部分追踪報導的工作。藉此機會,我也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書獎內涵和格局。美國頂級圖畫書作家大衛·威斯納的到來和著名畫家幾米的現身,無疑為這一屆的書獎活動攢足了人氣。而組委會第一次悉心安排的工作坊活動無不令大家耳目一新,尤其受到一線教師和閱讀推廣人的歡迎。
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第六屆華文圖畫書論壇
剛過去不久的2019年書獎活動亦亮點頻出,如首次取消分論壇或分工作坊,以更加精簡、深入、集中的方式為圖畫書愛好者提供了一系列主線分明且頗具分量感的視聽盛宴;又如第一次在夜晚安排了閱讀推廣人沙龍的延伸交流活動,用以分享在圖畫書推廣方面的寶貴經驗;再如第一次邀請一線語文名師劉璟上了一堂針對小學繪本教學的示範課等。然而在各種感動中,最為“特別”且意義非凡的,仍然是大會為所有與會者提供了一個坦誠而專業的視角——書獎評委對談。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個環節將會成為往後書獎活動中最受歡迎的環節之一。
活動的餘溫促使我在朋友圈中寫下這段略顯感性卻發自內心的話:“三遇書獎,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卻再次被一以貫之的專業、純粹和溫暖打動。李坤珊老師說,教育的目標是'搭橋'和'讓孩子麵對未來'。書獎何嘗不是如此。搭建的是創作者、批評者、教育者、推廣者和出版者的橋樑,同時讓我們的原創圖畫書創作樹立起面對未來的觀念與方向、積聚下實力與底氣。喜歡這屆豐子愷的大會主題“童年無限”(A Celebration of Childhood),從中讀到了童年在“關係”中蘊蓄的生命力,以及原創圖畫書藝術生長的廣闊天地。❤”
華文原創圖畫書的未來,讓我們一同期待。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微信公眾號及書獎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