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出版商务周报: 从一场华语图画书盛会,看原创图画书的未来!
- 星期五 十一月 15, 2019
- Posted by: cloudpillar
- 分类: 媒体报道
内容从网上下载,原文链结https://mp.weixin.qq.com/s/CFCNNETRiBj7qZVw6yoyVw
商务君按:10月25日,第六届丰子恺图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在上海举行。自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于2009年举办以来,该奖项已经成为华文图画书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专业图画书奖。从学校到工作,本文作者参与了3届颁奖典礼,也与奖项一起,见证着华文原创图画书的蓬勃发展。
“这次大会安排我做对谈的主持人,虽然是个小工作,但是我没有见过大江大浪,反正就是又高兴又紧张。所以就上网查查主持人是干吗的。我发现主持人需要做的事情还挺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提问和筛选问题。所以讲真的,我还设计了58个问题。刚刚为什么这么着急,就是在想:哎呀,我这问题来不及提了啊!还好坤珊老师把我的第38个问题给回答了……”
虽然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已经落幕,但这段由具体数字引发现场此起彼伏笑声的串场主持,还时常出现在我的耳畔。你或许很难想象,这段睿智、幽默中又透露着几分打趣意味的话语,竟是从严谨的处女座教授——方卫平先生口中说出来的。这似乎与方老师的“人设”略有偏差,然而,在面对亲近朋友时,这恰恰是他时常展现出的“另一面”。
那么,是怎样一个温暖而特别的公开场合,促使他说出这番话的呢?
原来,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首次在系列活动中加入了评委对谈的环节。基于对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361件参赛作品的整体水准和评奖过程中的思考,各位评委在这一环节中,开诚布公地谈起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事实上,评委们对许多作品的研讨是非常专业和深入的。据他们透露,很多时候,仅针对一本图画书,他们就会不吝展开长达一小时以上的激烈讨论,从而形成关于这部作品更精准、客观、全面的认识。而最终的所有选择和决定,都消除了私心和地域的偏见。因此,这一次组委会特意安排的“评委对谈”,无疑成了一项尤其值得期待的环节。
最期待的评委对谈:原创图画书可以做得更好
在一个奖项中,评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时候,评委的专业、敬业以及学术视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和公信力。而对于一个图画书奖项,评审的作用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图画书是一门跨学科的艺术,它涉及的专业领域很多——图像叙事的传达、色彩艺术语言的运用,文学性的艺术处理,趣味性的强调和重视,童年观的审视与儿童经验的转化等等,都需要纳入到考察和评估的范围之中。这便要求图画书奖拥有一个综合实力超强的“评审战队”。而一路走来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评审阵容,从未令大家失望。
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委合影
历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评委均由怀有不同专业背景和阅读经验、具有不同文化眼光和审美趣味的专家组成。这届书奖的评审委员便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及英国,涵盖领域包括幼儿发展与教育、艺术、图画书创作、儿童文学评论等。其具体成员为评委会主席、童书评论家柯倩华女士,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先生,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授陈恩黎女士,画家及阅读推广人姬炤华先生,图画书作家及评论家徐素霞女士,英藉华裔插画家苏美璐女士以及幼儿教育专家李坤珊女士。除了英藉华裔插画家苏美璐女士,其他六位评委会成员均出席了本次对谈。对谈由方卫平先生担任主持。
随着话筒的传递,有关原创图画书丰富而专业的话题,在各位对谈专家间流转,亦在所有与会者脑海中激荡。
恩黎老师提出了“华文原创图画书中的文化自觉”的话题。她认为,目前,我们对图画书的三个基本思考维度为“题材选择”“艺术形式呈现”以及“童年观、世界观的表达”。然而,总体而言,仍然有很多作品缺乏面向未来的眼光。与此同时,她指出,图画书这种特殊的出版门类具有显在的“外来性”。因此在我们的文学接受或创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民族性和乡土性的文化自省。但这种自省一旦过度,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前行的脚步。
分享中,她还道出了自己关于中国意象的疑惑,如对“中国红”大量使用的反思。她认为,根据色彩心理学的观点,代表亢奋、激进的红色的过度运用,或将违背创作者的初衷。此外,她期待华文原创图画书能够从“无我之境”提升到“有我之境”,从而达到艺术真正的自由。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授陈恩黎
本届评委会主席柯倩华女士对图画书的见地十分深邃,她在参赛作品中洞见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一,图画书中的文字、图画和设计三者是缺一不可、互相成就的关系。其中,“设计”的概念包括版型设计、排版设计和字体字号的设计等。并且大体上,它们都需要追求一种整体的视觉美感,同时以易于读者阅读为指向。
其二是关于图像设计美感的问题,如图画书《别让太阳掉下来》的封面就在这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其三,图画书创作过程中的作家、画家和编辑需要达到一个动态配合的默契。
其四,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用各自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抽象的艺术具象化。其五,我们要追求图画书的趣味,这里的趣味不仅仅是指图画的趣味,也包括文字和语言的趣味,以及其中包含的语音、韵文和节奏等细节设计的趣味,等等。
本届评委会主席、童书评论家柯倩华
徐素霞女士站在书奖评委的角度,从本届获奖作品出发,一一点评了这些作品特别吸引人的原因。具体而言,她从主题内容、文学写作表现、叙事结构、图像表现、编排设计等层面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分解和赏析,切实地帮助与会者更好地理解获奖佳作的艺术魅力与深层内涵。
图画书作家、评论家徐素霞
李坤珊女士从“片面”“快速”“公式”三个掷地有声的关键词切入,带出了她对华文原创图画书的三个反思。“片面”指的是对童年生命观察与展现的片面性。她建议观察0-3岁的孩子,虽然他们还没有储备足够的语言,但成人可以通过孩子的动作、表情和动向等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而联系此届获奖者,他们大多都拥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因此他们的作品也因其真实可感的生命质地而愈加打动人心。
而“快速”指的是快速阅读背景下带来的某种资源“浪费”,包括作家、画家的“浪费”和出版资源的耗费等。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经过时间淘洗和精养的好书。
“公式”则是指在此次参赛作品中,涉及特殊议题的图画书有所增多,这些特殊议题包括环保题材、特殊儿童题材等等。而她认为,我们所要追求的,正如某位外国经济学家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把事情做对,而是做对的事”。
幼儿教育专家李坤珊
此外,姬炤华先生还从一位图画书创作者和阅读推广人的角度,比较了内地、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几处原创图画书的发展现状,并且提出了图画书需要共同面对成人和儿童进行一种有深度的创作和挖掘的观点。
画家、图画书作家、阅读推广人姬炤华
主持人方卫平先生在他以往的发言中强调了图画书基本叙事语言的重要性。而图画书艺术发展走到今天,他认为,图画书中人文精神的承载与理念的传达,已经成为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
诚然,每两年来的图画书出版积累所提供的作品样本,可以触发关于华文原创图画书的诸多思考与讨论。
而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精彩对谈中,各位评审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相互补充、交织、碰撞,切实地让各种风格、类型的作品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公正、恰切的评价。与此同时,他们也针砭时弊地提出了在当下华文原创图画书创作中普遍存在且有待改进的问题。
这样的对谈,或许印证了方卫平先生在《“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始末》中的评奖心声:“紧张的评审过程虽然辛劳,但秉持公正之心和艺术良知,彼此尊重和深入探讨,我深感,这是一次充满专业精神、恪守评奖伦理的工作经历,也是一次努力把‘评奖的遗憾’减到最少的工作过程。”
如此真诚、坦诚的相聚,无疑也以一种直接而特别的方式回应了此次论坛的主题——童年无限。事实上,我们对华文原创图画书的艺术探索,也是永无止尽的。
“三遇”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我已经有连续3次参会和“在场”的经历,说心里话,我对书奖是有一些特殊感情的。这种复杂而温暖的感受,是长久以来陪伴的亲切,更是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敬畏。
事实上,第一次听到“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是在2013年方卫平老师的图画书研究课上。那段时间,周三夜晚的红楼会议室成了每周我最期待去的地方。多数时候,方老师都会吭哧吭哧地从资料室搬来一摞图画书,以点带面地与我们进行中外优秀图画书的“密集分享”;而每位同学都可以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里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关于作品细节和叙事语言的独特发现。想起当时坐在后排旁听的徐超师兄,后来编辑的原创图画书《乌龟一家去看海》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竟先后摘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佳作奖。不得不说,当时的研究性课程,实实在在地在许多同学的心田撒上了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种子。
《乌龟一家去看海》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记得某节课上,10来位同学围着长长的会议桌,方老师与我们细细分享了摘得首届书奖首奖的作品《团圆》,亦分享了当届在南京举行的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系列活动。方老师是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他将与当届嘉宾幾米之间充满情谊的互动娓娓道来,课堂上便欢声笑语不断,令人印象深刻。那一次,上课的同学们中便有两位参加了那一年的颁奖典礼和论坛活动。
《团圆》封面
很快到了2015年,这一次的第四届丰子恺图画书奖系列活动在浙江金华的浙师大举行。作为入学不久的儿童文学研究生,我有幸以志愿者的方式全程参与了这次书奖活动。那是我第一次与书奖如此切近,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个奖项的专业、温暖、严谨和纯粹。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当年穿着橘色志愿者服往返于萧山机场、金华高铁站和国际交流中心的身影历历,而当时我们以向往和忐忑的心情远远“观望”过的年轻编辑们,如今竟有不少成了与我们携手同行的前辈和战友。
第四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暨第五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志愿者
突然想起一件有趣的插曲。今年活动间隙,我把我的名片捧给柯倩华老师,以极快的语速向她介绍了我目前的职业和工作状态,担心没有记忆点,还特意加了一句“我是方卫平老师的学生”。她大笑:“你是晨屿啊,不用提方老师,只要说你自己的名字就好啊!”原来,2015年的书奖活动,让所有志愿者与柯倩华老师度过了一段“并肩作战”的美好时光。4年一晃而过,她却都还清楚地记着呢。而这种缘分,无疑是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无意中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转眼2017年安徽合肥的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如约而至。这一次,我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那次活动,后来又受到组委会的委托,承担了一部分追踪报道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书奖内涵和格局。美国顶级图画书作家大卫·威斯纳的到来和著名画家幾米的现身,无疑为这一届的书奖活动攒足了人气。而组委会第一次悉心安排的工作坊活动无不令大家耳目一新,尤其受到一线教师和阅读推广人的欢迎。
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华文图画书论坛
刚过去不久的2019年书奖活动亦亮点频出,如首次取消分论坛或分工作坊,以更加精简、深入、集中的方式为图画书爱好者提供了一系列主线分明且颇具分量感的视听盛宴;又如第一次在夜晚安排了阅读推广人沙龙的延伸交流活动,用以分享在图画书推广方面的宝贵经验;再如第一次邀请一线语文名师刘璟上了一堂针对小学绘本教学的示范课等。然而在各种感动中,最为“特别”且意义非凡的,仍然是大会为所有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坦诚而专业的视角——书奖评委对谈。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个环节将会成为往后书奖活动中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
活动的余温促使我在朋友圈中写下这段略显感性却发自内心的话:“三遇书奖,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却再次被一以贯之的专业、纯粹和温暖打动。李坤珊老师说,教育的目标是‘搭桥 ’和‘让孩子面对未来’。书奖何尝不是如此。搭建的是创作者、批评者、教育者、推广者和出版者的桥梁,同时让我们的原创图画书创作树立起面对未来的观念与方向、积聚下实力与底气。喜欢这届丰子恺的大会主题“童年无限”(A Celebration of Childhood),从中读到了童年在“关系”中蕴蓄的生命力,以及原创图画书艺术生长的广阔天地。❤”
华文原创图画书的未来,让我们一同期待。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微信公众号及书奖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