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第四届获奖作品赏析《小喜鹊和岩石山》
- 星期一 四月 11, 2016
- Posted by: cloudpillar
- 分类: 作品導赏
我们都是小喜鹊
何彦辉(资深语文教师)
作 者︰刘清彦
绘 者︰蔡兆伦
出版社︰社团法人台湾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
1994年是刘清彦人生“新”的一页。那一年,因病被困病榻,了无生气的他仿如一座光秃秃的岩石山。不过,因有小喜鹊的来到,他终于走出幽谷,人生也变得不一样了。刘清彦把这一段深刻的人生经历写成《小喜鹊和岩石山》,不单要跟读者分享小喜鹊为他带来的恩赐与恩典,同时“希望每一个人都变成小喜鹊,关怀身边那些身心受伤和悲苦的人,为他们带来新生的希望。”
在人生陷入低潮时,心很容易变得“光秃秃”,像没有长出一根小草的岩石山一样,只有灰灰的、坚硬和冰冷的表面。难以靠近的本身已经拒绝他人的到访,孤单的、愁苦的、绝望的岩石山几没半点生命的气息。然而,几百年来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他,对于小喜鹊愿意停留在他身上,他感到很不可思议。鲜与人交谈的他,心里到底有多少话在转?有多少话想要说出口?他只吐出一声低沉的叹息,因为他实在不知该怎样和这一位新朋友开口说话。在岩石山与小喜鹊初遇的一个跨页画面上,岩石山的叹息“唉⋯⋯”从拟人的岩石山的嘴巴吐出,并单独编排在这一跨页的右方,作如是安排,无疑突显了岩石山的孤独与无奈。再者,画者蔡兆伦把小喜鹊布置在光源前面,正隐喻小喜鹊以热情化成光芒,点亮灰沉沉的岩石山。再者,回首仰视的小喜鹊再一次展示主动意向,为一段永志的友谊揭开帷幕。
在不如意的时候,有朋友在自己身旁诚是美事,但多亲密的朋友也有离别的时刻。小喜鹊跟岩石山告别时, 他留下“我会再来看你”这句话,岩石山呢?他说:“我会等你!”画面所见,岩石山不再是冷冰灰沉,他身上布满了太阳温柔的橘色光芒,而画者蔡兆伦更巧妙地在岩石山上隐藏了很多小喜鹊的身影,暗示了小喜鹊的一言一语深深刻印在岩石山的心里。此外,画家把星空图中的天鹅座倒过来,变成了小喜鹊,想是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岩石山与小喜鹊彼此的思念。
碍于物性,岩石山只能本能地、被动地苦苦等待小喜鹊由夏到冬,然后是春天的再临无奈、失落、孤单的岩石山随着一场倾盆大雨的落下,他完完全全地崩溃了,他哭了,并对朋友间承诺失却信心。表面看来,小喜鹊是施予者,他既是岩石山第一个朋友,并乐于与他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美事。不过,在这段友谊中,岩石山并非只是扮演受惠者的角色,在小喜鹊筋疲力竭,翅膀也拍不动的时候,岩石山诚是他的庇荫。原来,岩石山也是在这一段永志的中友谊,他同时是一只充满恩典的“小喜鹊”。
情绪宣泄过后,岩石山的内心变得湿软,并为小喜鹊带来的小种子提供了生长的基本条件。小种子慢慢长成小树苗,岩石山不再感到孤单了。同时,随着小喜鹊和其他朋友带来的种子,岩石山不再是光秃秃了,身上长出了不同类型的植物。喜鹊从来都是带来喜讯的象征,他在岩石山心里播下的,是一颗颗带着喜悦的种子。爱在岩石山的心里植根,为没有生命气息的他带来生机,并彻彻底底改变了岩石山。从此,坚硬、冰冷的外表的岩石山变得绿意盎然,让枯槁的人生又活过来,他不再被动地等待朋友的到访,而是主动以爱给予很多新朋友安身之所。
《小喜鹊和岩石山》的封面和封底是一个大跨页,封面上是一只朝寸草不生的岩石山飞去的小喜鹊,封底则是一株破土而出的绿苗。在这里,画者蔡兆伦以黄色和橘红色为主色调,用暖色系表达两人友谊的温度。人生为我们带来很多考验,但同样为我们带来小喜鹊。当生命中迎来小喜鹊的时候,或许我们也成为他人的小喜鹊,恩典喜悦彼此相送。生命中不乏“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对读《暖读‧暖心‧暖时光:刘清彦三十年陪伴孩子的阅读纪事》(道声),读者更能体会刘清彦在《小喜鹊和岩石山》里,其所表现真实而纯朴的文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