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以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獲獎作品為例 朱自強
兒童觀點的藝術表現
前面談過了台灣圖畫書中“富於創意”和“敘事流暢”的特點。今天我們來看第三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兒童觀點的藝術表現”。
正如“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這一獎項名稱所顯示的,“兒童”是起點也是終點。在評獎的過程中,有些圖畫書我們也感覺很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兒童觀點差了一點。我覺得台灣的圖畫書在重視站在兒童心理立場和情感願望的基礎上,進行圖畫書藝術表現這方面,我覺得做得是比較出色的。在評獎中,我們評委共同認同的一個標準就是“兒童觀點”,你要有兒童的立場,要表達兒童的心理、情感和願望。
我覺得葉安德文、圖的《我和我的腳踏車》這本優秀獎作品,在“兒童觀點”上做得比較出色。這本書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圖畫書的“童話式”的開頭,類似故事的一個“引子”,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這個引子就是,小男孩說,“阿公,為什麼你每天擦茶壺?”“這不是茶壺,這是神燈。”“阿拉丁神燈?”“隨便吧,就是可以許三個願的那種。”“你騙人!”“阿公什麼時候騙過你。”“那你許了什麼願?”“小孩子才可以許願,老人家許願就不靈了。”“那你小時候許什麼願?”“趕快長大呀,很靈,你看,我一下子就變成老阿公。”這個引子裏的對話,最後又有照應,就是小男孩許了第三個願,“快點長大,但是不要太快變老。”圖畫書的故事其實也是很複雜的。
然後,這個孩子就把阿公的神燈偷過來了,偷過來之後他也要許願,“怕神燈搞錯,我要畫的很像。”畫了一個什麼圖呢,這個圖上有個自行車,“我的第一個願望是買一台這種腳踏車,第二個願望是趕快買到,第三個先保留着,等我想好再用。”後來他也用了,就是前面介紹的那個願望。我覺得,這本書很好地抓住了“成長”這一兒童文學的核心主題。作為圖畫書來講,頁碼是比較多的,我數了一下,一共有50多頁,這就提供了表現成長所需要的足夠的“容器”。“容器”不夠大,沒有很豐富的、有開展的、曲折的一個故事,你不太好把兒童成長過程中心理的轉變,他的那個變化寫出來。我覺得在這方面,表現成長主題的時候,作家是用文字和繪畫細膩地刻畫出了兒童的心理和願望。讀這本書,我能感覺到這種成長,這種力量是來自兒童內心,他的內在東西,大人會給點幫助,但根本的力量還是來自他自己的內心。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一個主要原因。
另外,這本書也充滿了童趣,比如說,一開始就有很有趣的敘述:“同學常來約我出去騎腳踏車,媽媽總叫我別騎太快,我根本騎不快,每次都是最後一名,不是我技術不好,是腳踏車太大了。”同學都騎到前邊,這些同學故意騎到前面然後停下來又嘲笑他,然後跑得很遠,把他甩得很遠,但是最後他說:“最後還不是得停下來等我。”其實同學停下來根本不是為了等他,而是火車攔住了去路。然後就寫他有了買一個新的適合他的腳踏車的願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只截取了一些片段,沒辦法全部介紹。“日子一天天過去,為什麼我還是沒有新腳踏車。”你看這輛腳踏車畫得多大,小孩子心裏的願望在我們大人看來,不就是輛腳踏車嗎,可是在孩子心裡,那個希望好大好大,大到什麼程度——你看在教室裏邊是不是因為想腳踏車溜號了被罰站,被罰站的時候還是在想:“我的願望為什麼沒有實現?”“我連白天都在做夢”。
圖畫書的創意性在這裏又來了,這是一群鳥,可是哪有一群鳥最後會飛成一輛腳踏車形狀的。這是一種誇張的表現,一種超現實,可是,有的時候,恰恰是誇張的、變形的那種藝術更能揭示生活的本質。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在他的眼裏飛翔的鳥群都是一台腳踏車的模樣,這個願望是太強烈了。最後,媽媽就跟他講,等你考試得一百分,考入前三名我就給你買,結果他也很努力,最後“平常連第十名都考不到,這次特別用功,竟考了滿分。”“怕媽媽改變主意,我從學校一路跑回家。”“媽媽看到考卷,和我一樣高興,但是當我提起腳踏車,她收起笑容講了一個故事,她說小時候她覺得自己沒鞋子穿,很丟臉,直到有一天她看見一個乞丐連腿都沒有,才知道自己光着腳也很幸福。”我覺得這個媽媽真會講道理。“我不知道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我知道媽媽真的很辛苦,常工作到半夜。”於是,他做了一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就是買新的蠟筆就好了。他把自行車用油漆漆成紅色的,他說 “我有了新蠟筆,又有了新腳踏車,多好。”還有一副畫,就是他騎着這個腳踏車,車架子後面拴了一根線,線上放着風箏,風箏就是由他渴望的那輛腳踏車的畫做成的。
我覺得這本書在表現成長的時候也會採用有意味的畫面來表現,這個“有意味的畫面”其實就是作家的創意和設計。比如這兩幅畫,我們看一下,這一幅和這一幅有什麼變化嗎?哦,騎車的方式,大家看得很細啊,我想說的也是他的身體長大了。那我們看沒看到他心靈成長了呢,我們也都看到了。這個畫面其實很有意思。大家注意,這個風箏就是用他許願的時候畫有腳踏車的那幅畫糊的。你看這幅畫,“怕媽媽改變主意,我從學校一路跑回家。”跑得多快,比這小狗快啊,我想也比這個摩托車跑得快,太誇張了吧,可是不誇張不足以表現他的急切心情。
《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和《我和我的腳踏車》,故事本身都是立於兒童的立場。那麼像賴馬的《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是一個帶有遊戲性的兒童圖畫書,我覺得也是典型的兒童立場。
還有他的《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是對兒童心理、情緒的關照。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法展開來講。那麼,繪畫本身其實也是這樣,我們剛才講到了小鳥飛成了自行車,也是兒童立場的表現。繪畫也要有兒童的觀點。安石榴的繪畫,據她自己講是借鑒了台灣的草根畫家洪通的畫風。洪通的畫風其實就具有很幼稚的、童稚的一面,和兒童畫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那麼這幅圖,我覺得小孩子的思維是可以穿越時空的,在這裏已經體現了。老師的口水變成了他們頭上下的雨。大家注意,這個小孩子走在什麼地方?他的這種構圖方式不是大人正常的構圖方式,要是大人畫的話,他們應該走在路的上面,但是他們都走在一條線上,這邊走線上上,這邊也走線上上,然後這邊是水坑,他們也走在這條線上,這是兒童畫的那種感覺。剛才我們說到,小孩子的手都突然變長了,這個也突然變得很長,還有一點就是只有頭只有手臂,沒有身子,就是當他想表現什麼的時候,他就想抓住這一點,這是小孩子的那個種藝術表現。其他的地方他不管,所以身子可以不需要,什麼時候需要呢,就是那個男孩拿着漁網捉蝌蚪的時候,他在水裏面遊的時候,他身子出來了,他在那坐着的時候它就出來了。
朱自強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學與傳播學院院長,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評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