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書獎於2008年成立,跨地域推廣華語圖畫書已十個年頭,舉辦了五屆頒獎典禮並評選了32本優秀圖畫書。為此,我們向創作者、推廣人、研究者及學者發出邀請,將他們與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及原創圖畫書一起成長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本期寫作者為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學專業碩士,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黃晨嶼。
打造原創圖畫書「新範式」
黃晨嶼
2008年夏天,「兒童圖畫書國際論壇暨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發布會」在香港教育學院 (現香港教育大學)舉行。作為首個國際華文兒童圖畫書獎,該獎項致力於表彰為兒童圖畫書作出突出貢獻的作家、畫家和出版機構,鼓勵優質原創兒童圖畫書的出版,促進公眾對原創兒童圖畫書及其閱讀的重視,從而從整體上推動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的發展。至今,圖畫書獎組委會已展開了 5屆評選工作,舉辦了6屆華文圖畫書論壇,並鄭重向32部優秀華文原創作品頒出了獎項。
範式這一概念由托馬斯·庫恩提出,指的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的集合,即常規科學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範,是從事某一科學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在設立至今的10年間,打造和豐富了華文原創圖畫書的「新範式」。
兩個敘事主體的融合與新生
圖文關係歷來是圖畫書藝術領域重要的研究話題,也是衡量圖畫書藝術成就的關鍵維度之一。隨著對圖畫書藝術探索的深入,我們發現,圖畫書擁有獨特的敘事元素以及在敘事策略和敘事結構上的特殊慣例,其特殊性尤其體現在「圖文共同敘事」這一點上。事實上,在其藝術傳統中,圖畫和文字早已統合成一個完整的概念,兩者密不可分,並且它們之間形成了精妙而復雜的關係,即圖畫書理論家約瑟夫·施瓦茨提出的「語言視覺關係」,亦即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顧問方衛平教授所說的「兩個敘事主體的配合」。令人欣喜的是,5 屆獲獎作品的圖文關係呈現出日益豐富的面貌,同時表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早些時候,華文原創圖畫書、尤其是大陸原創圖畫書,圖文皆出自同一作家之手的作品相對較少,即便有,其圖像所抵達的藝術境地或許也是其文字所不及的。例如,「第一屆豐子愷優秀兒童圖畫書獎」的《荷花鎮的早市》,該書整體風貌寧靜悠遠,畫面美不勝收,於視角和邊框運用上匠心獨運,但它還缺乏一些值得品咂回味的空間與掩捲而思的深度。正如劉緒源評價道:“周翔先生的《荷花鎮的早市》是一幅展示鄉村早市風光的風俗畫長卷,這裡雖有兒童卻沒有故事,讀下來的感覺就好像真的到鄉村市場走了一圈,雖然畫面精彩、細膩而有裝飾性,但我認為它更接近於年畫,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是成功的兒童圖畫書。”誠然,在圖畫書領域,精美的畫面失卻恰切的文字,便會淪為缺乏內在質地的畫作,而好的圖畫書故事即使配上簡約稚拙的筆觸,仍不失為觸動人心的佳作,如人們耳熟能詳的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等。
《荷花鎮的早市》
作者、繪者:周翔
出版社:蒲蒲蘭
出版時間:2006年6月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
而近年來,獲獎作品的圖文關係展現出愈加多彩的樣貌。如劉洵的《牙齒,牙齒,扔屋頂》便呈現出典型的圖文互補特質;雖然作者在文字部分對老城即將被拆遷的現實隻字未提,但隨著翻頁的推進,讀者就能在那些牆面上漸次增多的「拆」字上窺見一斑,這無疑亦不動聲色地渲染了某種特定的情緒和氣氛。而該書主人公小女孩卻不諳世事,對此毫不知情,於是觀賞者就能夠掌握較主人公更為豐富的訊息,這種信息之間的「不對稱」無疑形成了某種頗具意味的“反諷”。再如於虹呈的《盤中餐》幾乎將大圖與小圖、全景與特寫的配合、交疊發揮到極致,從而補充和豐富了文字無法容納的內容;而其前頁呈現狼和狐狸形狀的雲朵,到後一頁忽而變幻成狼和綿羊的模樣,提升了該書的趣味性。此外,台灣作家李如青的無字書《拐杖狗》則全然消弭了文字對敘述的影響,而僅從圖畫書另一敘事主體——「圖畫」的角度挑戰著人們對純圖像敘事的審美能力。
《牙齒,牙齒,扔屋頂》
作者、繪者:劉洵
出版社:中國福利會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3月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佳作獎
整體而言,原創圖畫書的圖文關係已從圖文對稱逐漸過渡到圖文互補,進而慢慢豐富以反諷等圖文關係,呈現出包容、開放的創作態勢。這並不表明後者優於前者,而是說,我們所要追求的絕不能停留在簡單的圖文對稱上,即不過分仰賴文字敘事的完整性、在圖文關係的探索之路沒有駐足不前。畢竟,我們期待的是由故事本身觸發或創造出不同類型、不同搭配的圖文關係,這就要求圖畫書作者和編輯能夠隨時以樂於探索的態度去思考和設計每一部圖畫書在具體語境下的圖文配合,而盡量壓縮兩者重複敘事的空間,或許便能為其提供更為豐富的情景與意味。而這,無疑也正是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所倡導的一個重要的藝術創作向度。
《盤中餐》
作者、繪者:于虹呈
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首獎
兒童觀的拓展與豐富
放眼當下,童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斑斕姿態,與之如影隨形的兒童觀也衍生出日益多元、豐富的獨特內涵。方衛平表示:「兒童文學作品(包括圖畫書)中的童年意識,是一種基於童年觀念、理解而誕生的關於這類文學應該如何表現童年、以及應該把什麼樣的內涵交給童年的意識。 」事實上,所有圖畫書創作的原點都在於作者的兒童觀,他秉持什麼樣的兒童觀,就會創作出相應的作品。而圖畫書作為兒童文學樣式之一,理當是為兒童創作的、是以兒童視角展現兒童生活的,同時是為兒童帶去快樂與幸福感的。其中,擺脫成人趣味的束縛、避免懷舊鄉愁式的成人化抒情無疑是其亟需做到的。
對此,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歷來十分強調「以兒童為本位」的兒童觀。顧名思義,發起者之所以在書獎的命名中突出「兒童」二字,無疑便是在其確立之初即「看到」了「兒童」,強調的是一種為兒童創作的獨特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喚著成人面向童年美學的回歸。正如第五屆圖畫書獎評審委員會認為,「圖畫書是一門綜合藝術,除文圖質量外,圖文關係、情節的鋪排與節奏、版面設計及書籍設計都非常重要。然而,照顧兒童的需要,以他們的關照出發,更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安的種子》
作者:王早早 繪者:黃麗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
如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首獎作品《團圓》,便全然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展現了當代童年生活的縮影,還原了一個溫馨、豐富的兒童世界,並富有「中國式童年」濃濃的生活質感和趣味。在《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一園青菜成了精》《我和我的腳踏車》《喀噠喀噠喀噠》《很慢很慢的蝸牛》等作品中,兒童無邊的想像與遊戲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釋放,以己度物的隱喻與審美的趣味不時閃現。在這類作品裡,我們不僅看到故事有趣諧謔的一面,似乎還觸摸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那裡有孩子無意間帶給我們的關於童年和人性的更為深刻的追問、思考與啟示,這也為我們理解兒童的哲思、把握童年的厚度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而在《安的種子》《西西》等作品中,我們則又體悟到了一種與我們以往觀念中游戲的、歡騰的童年截然不同的生命力量,沉靜而自足。
《喀噠喀噠喀噠》
作者、繪者:林小杯
出版社:啟發文化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首獎
華裔圖畫書作家楊志成曾說:「我相信圖畫書及兒童文學的重要性是在於讓孩子找到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屬的地方」。對童年抱有最大的善意、理解和尊重,這無疑是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所追尋的創作初衷之一。
圖畫書題材與藝術邊界的探索與開拓
為適應不同年齡與趣味的讀者需求,當下圖畫書市場上的題材異彩紛呈,其中不乏生命教育、自然生態、心理療愈、人文藝術、健康醫學、宇宙觀念和哲理意識等話題。而縱覽32 部獲獎作品,其主題主要聚焦於「傳統文化與歷史記憶」「兒童天性與遊戲精神」「生命成長與自我認同」和「認識世界與科學普及」上,並呈現出一定的歷時性特徵。
《團圓》繁、簡、英、日、韓、法文版本封面
作者:余麗瓊 繪者:朱成梁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首獎
在書獎早期,一系列傾向於表現傳統文化、歷史記憶、民風民俗的圖畫書赫然在列,如展現春節文化的《團圓》、「傳統寓言」的《安的種子》、表現市井人情的《荷花鎮的早市》、用傳統木刻和剪紙工藝創作的《進城》和展現京劇藝術、祈願和平的《迷戲》等。不難發現,這類圖畫書的人文歷史氣息濃厚,整體敘事風格厚重內斂,表現出某種對「小故事、大主題」的偏愛。
而隨著書獎的推進,我們更多地看到了與《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在遊戲性上異曲同工的《下雨了!》《很慢很慢的蝸牛》《喀噠喀噠喀噠》《杯杯英雄》等作品;也看到了作者們在科普知識類圖畫書上所做的努力,如以蜻蜓成長和其對周遭環境的認知為主軸的《池上池下》、被視為「鳥類百科全書」的《我看見一隻鳥》和展現農耕文明的《盤中餐》等;更能夠看到關於兒童成長和城市變遷的《牙齒,牙齒,扔屋頂》、關於自我認同的《青蛙與男孩》等。同時,關於體貼、分享、信念、忠誠、守候、探索等更具世界性、普世性的話題一一湧現,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姿。
《下雨了!》
作者、繪者:湯姆牛
出版社:啟發文化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第二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
可見,原創圖畫書的創作類型、主題與題材正在日趨豐富。作為原創圖畫書前沿的感受者和可靠的發聲者,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始終站在原創圖畫書藝術探索的第一線,不斷發現並挖掘各種類型、主題及題材的藝術深度與可能性。而在開拓創作題材的同時,如何實現該方向上的藝術突破是同樣值得關注的話題。
誠然,獲獎作品在敘事元素、策略和結構等層面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以創作媒材為例,便呈現出多元的取向,除了傳統媒材,《門》《喀噠喀噠喀噠》和《烏龜一家去看海》等圖畫書運用了布藝、拼貼、縫紉和手染布等手法,頗具細節的創意和造型藝術的特殊美感。同時,攝影、刺繡、剪紙、紙藝、木刻、數碼媒材和混合媒材等創作媒材也屢見不鮮。
內容和形式不可分割。而事實上,如何呈現豐富的議題,無疑是有待進一步深入挖掘的重要課題。例如,對於傳統文化和歷史記憶的現代詮釋,重要的不是主題的選取,而是「如何」去表現這個有意義的主題、「如何」去實現「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轉換。我們所期待的,是將悠遠、莊重、嚴肅的傳統文化與歷史議題進行一定的過濾與萃取,進而將之編織進獨具巧思、情節生動的圖文敘事之中,使之真正成為貼近當下兒童生活、符合兒童趣味的「表情豐富」的作品,即令故事的文字清淺而不乏深遠的意味、畫面風格多元而不失鮮明的中國特色等,終而讓該題材的原創作品煥發出超越時空的永恆魅力。
「任何出版門類的大發展,均是以原創成熟為標誌的。」圖畫書亦是如此。事實上,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走過的10年,正是華文原創圖畫書、尤其是中國內地圖畫書蓬勃發展的10年,越來越多的作家、畫家對圖畫書產生了濃厚興趣與創作熱情,同時也有更多的出版機構加入到原創圖畫書的出版行列中,不斷培養具有專業眼光的圖畫書編輯,並在其選題、創作和出版之路上日益精進,推出了一批圖文俱佳的原創作品。 ■
(本文刊載於《文藝報》2018年8月22日 第007版)